今天去看听了一节四川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系陈涛老师的童声合唱指挥课,收获颇丰。首先这个童声合唱团是刚刚组建的,而且这些孩子都是来自成都各个学校音乐方面比较有基础的孩子,但有些孩子是声乐特长但不会乐器,有些孩子是乐器但不会声乐,只有极少部分孩子是即会声乐又会器乐。
我们学校的合唱团特长队的孩子也存在这些特点,我很想知道陈老师今天怎样把这些个性鲜明而又特长突出的孩子融合在一起,然后让孩子们发出漂亮的声音。带着这份好奇心走进了陈涛老师的课堂。
陈涛老师首先不是让孩子们演唱作品,而是让孩子们尝试自己的嘴巴能开多大,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老师身上后开始讲解关于合唱开口的度,然后从a o u开始练习咬字吐字,归韵。然后又讲了怎么去挂好声音的位置,真声,假声,混声的演唱方法,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有音乐基础也可能是悟性很高,所以很快就掌握了老师的要求,进入了合唱歌曲复习的环节。
孩子们刚开始还有点怯怯的,可是陈老师的组织语言简直是太棒了,很快就让学生调整了状态,放开了胆量也越来越勇敢了,声音在陈老师的指挥下很快就变得越来越规范,心里由不得对陈老师竖起了大拇指。那么多个性鲜明而又张扬的孩子一会儿就变得和谐了。短短的45:00分钟,作品《成都谣》在他的指挥下就已经基本成型了。
我发现陈涛老师的课真是的太高效了,而且几乎没有小朋友开小差的现象,那个声音真的是太美了,现在都还在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