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训练营之谈语言

语言有种魔力。我用很长时间,才开始有所察觉并且深有领悟。

刚进工作岗位我并不明白,为何很多同事们,包括我,用心学好专业技能,对待病情一丝不苟,极尽沙哑的沟通,却时常换来家属的投诉。

后来,大家学乖了,开始态度温和,耐心说理,常常选择依照家属的意见,想怎样就怎样,不同意签字就好。然而一些病人在病情好转后,依然投诉了你。

儿科的急诊,每天接诊上百个孩子,每个孩子身后有两到六个无助的家长。而这些家长每个人都有其固有的图式和情结。面对孩子的疾病,他们往往是焦虑的无助的。跟他们交谈中,可以感到坦诚相待,也有心存戒备。作为接诊者,是否理解家属们的思想情感,是否善于沟通,也是治疗决定性的因素。同样,医患之间相互作用也绝不是说服,而是沟通。而很多时候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说服。

今天,一个孩子高热,感染指标高,隔壁的前辈交代需要输液,否则会有危险。接着,她拿着化验结果又找到我,问我是不是“必须输液”。或许我显得更年轻,她的言辞犀利,带着轻蔑和傲慢,似乎不给我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诊室里硝烟肆起,一层层拥挤的家属也终于安静下来。经过长时间的打磨,这种场景对我来说司空见惯。

看出来她想跟我一阵撕扯,我并没惊慌。她的大声,似乎掩饰不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我让她抱着孩子坐在我旁边,重新评估了病情,简单询问了一下,她稍微平静了一下,我若有所思了一阵。尽量平静的向她解释了病情。告诉她,先别紧张,几秒后,可以感觉她对我的敌意有所降低,我安静的解释。后来的事可想而知。她接受了治疗方案并对我说了声谢谢。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我想,很多亲密关系之间也是如此。

语言是门艺术,而它离不开我们发自内心的接受,理解,尊重和投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黑色 它与光对立 光张牙舞爪、变化多端 而它隐晦不明 它吸收各种颜色 不因与任何一种颜色沾染而变色 它是最包容且最...
    言子木三阅读 208评论 0 2
  • 已经提交的修改用svn merge命令来进行回滚。
    NieFeng1024阅读 1,449评论 2 0
  • 这几天都是工作到很晚,临近春节,事情也变的多了起来,明天又要来个大早,今天早点休息了,一切安好,晚安!
    何时再出发阅读 107评论 2 0
  • 最近一直在听录音,有时孤独,有时无力。而所有的一切,不如行动。 昨天应妲分享的善本,很有收获。是呀,我常常没有给老...
    金兰幸福旅程阅读 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