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青山绕,爬山正当时。
周末继续早起散步。心血来潮,独自去小区对面的星级酒店后花园爬山,微风佛面、朝晖渐显。沿着栈道缓步前移,可见林郁葱葱、绿苔青青、知了叫嚣,隔壁新起的楼盘冲斥钢筋混凝土的喧闹,也影响不了一颗亲近自然的心,怡然自得的闲庭信步,耳机传出欢快的排箫曲。
走走停停,城市的高楼慢慢掩映在苍松翠柏的林间,若隐若现,车水马龙也渐行渐远。此刻,静坐冥想,让操劳了一周的大脑也停止运转,身心灵享受片刻的安宁和放松。置身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鸟语花香的传颂和空谷幽兰的视觉盛宴。
休整好,继续抬步前移,忽见一凉亭里花岗岩石头桌子被人为破坏打翻,心中不禁愤愤然,人啊,是什么原因让你有了如此发泄?怎么能选择这样毁灭公共设施的方式?这得多大的力气?一直以来,谴责此类行为的声音都在发出,但一些人对这样的声音总是置若罔闻,没有停下破坏的行为。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是公共设施的守护者和管理者,随意破坏,道德素质偏低,同时酒店也应该加强管理处罚条例并实施。无奈叹之!
吐槽完继续前行,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往前走百步,阶梯节节攀升,一路指引到山顶塔台。尽管有小插曲,但迅速调整雀跃而行,偶有麦冬紫花闪现,蝴蝶萦绕,不知名的小虫跌落双肩轻轻一吹再飞远。
忽然从岔道突现几只大黄狗,虎视端端的瞅着我,那凌厉的双眼直刺心底。想起了年少时无端被邻居狗咬伤的经历和伤疤历历在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惯性思维作怪,心里发怵得慌,害怕它的再次袭击。
果断停下脚步。前方就是目的地,但遇到瓶颈我不得不停止前行。雀跃的心思荡然无存。紧接着又联想到距离上一次爬山也有些时日了,也是在这样一个清晨,刚爬一会,收到朋友的微信,告知在爬山,朋友说“少爬山伤膝盖,老了就知道后悔了”。并迅速发了个“膝盖保护会”的公众号链接我,没事了看看,越看越有些担心,这或许就是种心里暗示,坚持了很久的晨练爬山慢慢变成了散步。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比如此刻的被狗咬心理,比如爬山伤膝盖的心理,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至此此次爬山无疾而终,原路折返。
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在即将要到达的目标面前有人选择砥砺前行,头破血流,最终登上理想的彼岸;有人望而怯步,退回原点;有人选择停下来思考,再积极上路,结果目标也实现。
遇到问题需要我们静下来运用自己的大脑静心思考,听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可以借助外力,朋友,亲人等辅助前行,而不仅仅是独自硬撑。
正视人生的每一次挫折和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不可能逃避它们、忘记它们。你越早渡过这一关,就越早能开始你自己的生活。
边走边感想,世界在我脚下,我心却在深刻体验各种变化。遂决定,以后还是要多去爬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