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从加入High计划读书组到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感悟良多,有知识方法论层面,有思维方式层面,还有和小组内大家一起监督学习分享,收获颇多。
一、以终为始的动机
过去大半个月里,一直都处于边执行阅读,根据书中的方法论锻炼思维模式,然后写读书笔记,一边思考着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动机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天晚上小组内的小伙伴们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分享交流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一件很让人愉悦并且非常有价值的事。
第一,团队的榜样力量
小组内的小伙伴们一直以来的监督陪伴,让因为事物较多、懒惰等原因想到停滞计划的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深深的感谢小组内的小伙伴们,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力量差异很大。
第二,发现学习中的价值
经大家交流后发现,每个人所学习到的知识除了自身有帮助外(甚至表面看来没怎么用的上)但可能这恰恰是帮助对方解决困惑的答案,或是将来自己也会遇到。总结出的结论是:多读书,把眼光放长远些,很多看似没用的事物在以后可能会有一根主线把现在的每一个点穿成一条线。
第三,分享带来的喜悦
不带功利性的去做事情,并乐于分享,收获的快乐是无价的。
经过小组的线下分享互动,无论是学习小伙伴们的读书感悟或是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都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二、已完成的章节部分
目前已经完成了《金字塔原理》一书中4个章节中的前两章的学习,进度按计划中进行。分点总结如下:
第一章:表达的逻辑
构造金字塔的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遵循原则:上层引出疑问或对下层的总结,下层每个分支都是上层的回答
自上而下法:先把中心思想找出,再用小标题的形式往下逐层扩展(可以用给自己提问的方式模拟读者/听众看到此标题后会提出什么疑问来引导下面的内容组织分类)
自下而上法:先把需要表达的事件一一列举出来,再归类总结,由下往上抽象提炼中心思想。
序言的写法:讲故事的结构
讲故事的结构:背景-冲突-问题-回答
背景:介绍读者/听众已知的事物,激发认同感
冲突:引导读者提问,推动故事进展,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问题:引出全文的主题
回答:即全文的中心思想的总结,相当于金字塔最顶端,下面在正文部分再分条详细介绍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中的思想有3种关联方式:向上、向下和横向。其中,横向关联中存在着两种逻辑顺序: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根据读者关心的侧重点来选择运用哪种思维方式来构造金字塔。读者偏向于为什么,运用演绎推理比较好,若读者偏向于如何做,运用归纳推理比较好。当然有时候需要两者之间相互辅助来使用,归纳推理中也可以有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中也可以含有归纳推理。
第二章:思考的逻辑
逻辑顺序(时间/步骤、结构/空间、程序/重要性)
逻辑顺序在事物组织分类的时候运用到,而选择不同的逻辑顺序也是根据目标而定。
时间/步骤顺序:事物的操作(办事流程等)
结构/空间顺序:事物的介绍(部门架构、实体功能等)
程序/重要性:成果汇报等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到正确的分组,根据MECE原则,符合: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相互排斥无重叠;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没有漏洞。
总结句说明结果/目标
正确分组后,为了检验分组的合理性和便于建立金字塔,我们需要提炼出总结句。有以下注意要点:1、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2、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三、思维的转化
以前日常生活中缺乏逻辑意识,学习了《金字塔原理》后,有意识的去思考事物之间隐含的逻辑关系,慢慢地锻炼清晰的逻辑思维。比如在写此篇读书感悟时,就尝试使用了《金字塔原理》中提到的从上而下法构造金字塔,先罗列了总的框架,在安排框架的小标题中考虑到了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目标-执行-成果的顺序来构思,在小标题方面,遵循了避免缺乏思想的总结句原则等。
当然,距离养成逻辑的思维习惯还需要时间,但我会以此为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