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话剧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驴得水》,拍成电影却花了南苑处士一年多的时间才看完。
第一次,看到开场的黄土地和青天白日旗,就觉得肯定比“夏洛”要烦恼多了,换台……
第二次,看到驴棚莫名其妙的着火啦,几个不熟悉的演员更是不着调的救火,无聊……
第三次,在朋友家喝酒,看到一个SB说不照相,认为照相会减寿,晕倒了……
第四次,泡脚的时候看完了全剧,竟然忘记水已经凉了。
这部借古讽今的黑色幽默,赤裸裸的将人性撕裂在观众面前,叫人无处躲藏又忍不住偷偷回望。
一部喜剧,看过之后如鲠在喉,无语凝噎,有股剥人皮、削人骨、噬人血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很想重头再看一遍《驴得水》,却始终鼓不起勇气。只记得四个怀揣梦想的教师,为了改变当时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扎根一个缺水的农村开展教育试点。因经费不足谎报一头拉水的驴为英语老师,每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养驴养人,育树育人。为了应付教育部特派员的突击检查,不得不找人顶包圆谎,以至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影片围绕“驴”展开,却鲜有“驴”的镜头。人物不多,但“驴”性十足,与其说是讲故事,不如说是画脸谱。《驴得水》亦作“驴和水”,男人是驴,女人为水。
老驴——孙校长
有理想,有抱负,经历了人情冷暖,看淡了世态炎凉的长者。磨平了棱角,打碎了心性,只剩下那颗“有教无类”的初心。像极了蒙着眼拉磨的老驴,不问对错,只管前行,抱着一腔热忱投身到振兴农村基础教育的大磨盘中。他深谙处世哲学,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甚至忍受罪恶,秉承“办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所谓的理想,蒙住了双眼,放弃了是非观,满口的仁义道德,做的确是自私懦弱的勾当。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倔驴——周铁男
血气方刚、爱憎分明、敢于抗争、快意恩仇的奋斗青年。像头刚烈的倔驴,谁都敢踩,一言不合就撂蹄子。然而,刚则易折。纵是心比金坚,奈何命比纸薄。当子弹划过面庞,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周铁男,清楚的认识到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曾经的铁血丹心不过是意气用事,只有活着才是头等大事。苟且偷生的他,跪了,怂了,只剩下嘴炮,说这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曲线救国。
或许,很多英雄的存在,真的是因为没有机会挨第二枪。
阉驴——裴魁山
猥琐不堪,世故狡黠,道貌岸然,满口经纶的伪君子。有着太监心里的他,面对权势,卑躬屈膝、讨好卖乖,像头阉驴一样,硬不起来,却还欲壑难平、唯利是图。面对心爱的女人,因爱而不得,遂一念成魔。他扭曲的面孔,伤人的话语,刀刀见血,毫不留情。这是公报私仇,落井下石;这是宣泄自己的不甘与屈辱;这是掩饰内心的自卑与软弱。最残忍的莫过于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你总以为他是你的铠甲,殊不知那是最脆弱的软肋。
野驴——铜匠
淳朴、愚昧、狭隘的原生态农村手艺人,像一头无法被驯服的野驴。自由奔放的他,应该属于广袤的草原,无忧无虑,人畜无害。一旦要圈养它,它的桀骜、它的暴殄,它的粗鄙就会显露无遗。知识让他开阔了眼界,更增长了欲望。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冲动是极端的,要么极端的善和爱,要么极端的恨和狠。越是卑微的人,其自尊心就越强烈,因为缺少尊严,一旦有机会改变,那就是小人得志,疯狂报复。
人生若只如初见。
蠢驴——特派员
兵痞出身,胸无点墨,附庸风雅,唯利是图的草包官员。假造文凭,滥竽充数的混进教育系统的蠢驴。自私,贪婪,毫无底线,麻木不仁。他手里握着权,心里想着钱,有了身份就可以叫嚣。由于缺乏精神的依靠,而走向物质追求的另外一个极端。他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只剩下一副行走的躯壳。
苟延残喘不如转世重生。
酒水——张一曼
向往自由、不慕繁华、随性不羁、多才多艺、开放但不婊气的女青年。她像一杯酒,浓烈而醇厚,总有男人想要征服她,却不得不承受酒后的丑态百出。她麻痹了裴魁山的神经,改变了铜匠的性格。特派员拿她酹酒祭天,孙校长用她借酒消愁。男人们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她只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泉水——孙佳
天真善良、正直乐观、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进步女青年。在这混浊的世间,她犹如一股清冽的甘泉,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她对人对驴一视同仁,尊重生命,蔑视谎言,渴望真实,追求理想。孙佳作为唯一残存的美好的希望,奔赴了延安。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驴得水》,通篇讲教育,却没出现一个学生,倒是让围观的群众通过上面这些老师的言传身教,找到了答案: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是知识分子,同时又是铜匠,而更多时候是那个敢怒不敢言的特派员秘书——哑驴。
人生在世,如驴得水。
通过牺牲别人抵达的信仰不叫信仰,是私欲。
通过龌龊谎言实现的正义不叫正义,是罪恶。
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
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
你如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