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狠牛社的社群里,经常会聊到关于资源整合的一些干货和原理。个人觉得在资源整合的逻辑上,我们要先考虑一下目标是什么。
很多朋友们都会打麻将,打麻将其实就跟资源整合有一点点像。我们在摸牌的时候,没有看牌,是不知道我们会胡什么牌的。手里有了什么样的牌型,我们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决定会有什么样的一个胡牌方向。所以资源整合从步骤上来讲,头一步还是要去“抓牌”。说白了就是去积累自己的人脉。
这里我们就得注意了,如果我们的人脉已经杂到不只是麻将牌,还有扑克牌,还有牌九,这就是个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舍弃不专注的话,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当中,可能我们就会发现手里有三副牌,一副是麻将牌,一副是牌九,一副是扑克牌,都能入局,也很难确认哪副牌最有戏。翻译过来就是好像已经做了三个行业不同的领域。而且这三个领域彼此之间是很难互相赋能。
倒不是说不能三个项目并行推进,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很强的人确实可以齐头并进,或者做到吃一看二眼观三。但如果真的想先成一副牌,还是建议更专注一点,放弃那两副没有那么看好的牌。
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人,靠谱的自我认知是前提,我们是能力很强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小白。如果能力没那么强的话,手里又积攒了两副牌、三副牌甚至更多,就要真的去有断舍离的心态才行。
我们聊回来,麻将牌怎么胡吧。当我们已经确定了,或者是说从三个多个资源整合的项目中选择了一个更值得优先孵化的项目,就是决定了我们要上麻将桌。打麻将有一个特点,就是运气很重要。但我们做资源整合真的不能只靠运气,所以呢,我们就要在整个调研的过程当中去发现一个趋势,这个趋势的特征就是这个领域有一个非常好的切入时机(技术变革、迭代重组、政策引导等等),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参与其中也有一些优势可以领先于其他人。并且我们已经有一些在业内比较有经验的准合作伙伴。
做整合的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牛,行业差距差太大的话,跨行做事情没那么简单。当然异业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里我们还要有一个自我定位的前提,就是在资源整合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在麻将桌上打麻将的人,还是在旁边做参谋的人。原则上打麻将是不可以有参谋的,不可以出老千的。但在资源整合上,我们其实可以有更多的策略和方法。牌桌上的对手都是什么水平?这副牌大家的运气如何,我们其实是可以有一些方法去判断的。这就是所谓的调研和多渠道的去挖掘信息。兵不厌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再讲回到资源整合的三个目标。个人觉得第一个目标还是要选对赛道,制定契约。在真正找对赛道找对人的前提下,必然要有一个合作契约的逻辑在里边。如果只是口头约定,并没有形成一个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或协议的话,那这个事情就会有一定的风险。
这个合作的契约呢,并不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一个契约。相当于是在做1.0的试错。所以随着契约的制定之后呢,就会有一个类似企业内部的战略规划。或许在做整合的这个契约之前,双方都有了一些想法和战略,甚至已经开始做事情了。那既然有了强强联合的这么一个行为,那之后合作就要兼顾双方原有战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战略。这就是我提到的关于资源整合的第2个目标。如果把第1个目标理解为结婚领证。那第2个目标可能就是头5年咱俩怎么过。我为什么要说是5年而不是一年呢?因为一年实在是太好计划了,我们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有个5年的整体规划,我觉得是更合理的一种思路。
我们会发现很多年轻的朋友们在结婚之前就会思考到婚后头5年应该怎么过日子。比如,是要在第几年准备生孩子啊,如果没买房的话,第几年争取把房子搞定,或者有一方在申请本地户口,或是在考证提升学历等等。有些丁克家庭会考虑攒钱去旅游啊,买个房车呀等等。
那作为资源整合的合伙双方,我们就真的要去思考一下,合伙之后这头5年大概的方向,以及我们头三年或者是第1年应该如何去推进具体的工作来去让这头5年的目标能够按我们的计划去完成。
资源整合的第3个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基于合伙人团队的可借势的关系网。比如有些人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加盟的模式伴随的一个加盟的矩阵。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激活我们已有的人脉资源,把它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到我们已经形成契约、做好整体规划的这么一个项目中去。最好的方法,一个是线下的非正式沟通与会谈。再一个就是以项目为目标去开一场比较有规模的会议。当然那个会议要有自己的目的,具体要有什么样的一种转化,是要再加新的合伙人还是要签订某一些合作协议。或是能够强化品牌价值,让行业大佬或是官方能给一些支持站台。一场会如果不够的话,可以考虑在另外一个城市再开一场,关键看我们这个服务的领域有多大。
总结一下想法,资源整合的三个目标——选对赛道找对人签合作、携手制订近期中期战略计划、根据业务推广进度搭建专属关系网络,汇聚精准资源,加速项目发展。
对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可以评论回复聊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