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些人一辈子到不了罗马

      最近在读的两本书一个是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还有一本书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贫穷的本质》;里面倒出了本质、阶级很难跨越。



    余华的书中讲了这么一段话: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

    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平衡的生活。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哪个西北女孩,虽然我是来自东北的;2011年上大学,第一次走出家乡,去天津读书,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跟我一样来自农民家的孩子,也有本地人,还有来自其他城市的城里人。跟她们聊天的时候,会发现巨大的差别,来自农村的孩子就是没有城里孩子接触面广,像余额宝出来她们都开始理财了、我们没有意识,这个可能就是从小接触的环境和财商教育不同。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介绍了人和人拉开差距的并不是认知,而是收入结构。大部分人靠的是职务收入,而不是资产收入。就是收入的主要渠道是工作收入、没有被动的投资收入(比如股票、基金、保险、私募、公募)。疫情之后经济增长缓慢、可能在未来某一段时间里工资不会涨,那些有资产性收入的人不会受到不涨工资的影响,工资不涨,资产收入在涨;像疫情期间我们财富榜上人的资产收入增长30%。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主要是调查了全世界190多国家当中比较落后的18多个国家。总结了第一个原因就是自然条件、身处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城市很重要️。所以选择在哪里工作、生活和定居很重要。很庆幸我在2017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结束异地恋、选择来杭州定居。这几年一个是工作的性质接触到了各行业各的人,在杭州确实让我也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

    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些人一辈子到不了罗马。不管我们出生怎么样?人生还有两次机会:一次是择偶、另外一次就是觉醒的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点赞+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