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线下读书会第三期

      亲密关系是每个姑娘关心的永恒话题。隔了好几个月没来读书会的我,早早的到场,只为觅得一个靠近春美老师的座位。春美老师很风趣的解读了读书会“座位分布图”,满满一屋子近20人,带着各自不同的经历走入读书会,期待着新的火花与碰撞。

Part 1  自我介绍、小时候父母如何对待你的要求和需求、现在你如何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与支持,尤其在亲密关系中,你是怎样做的?

      春美老师一上来抛出的问题很有深度,大家都需要沉浸一下才能回答。在大家的答案中,父母好像对待儿时的我们都是有一些条件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跟学习有关、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似乎在我们提要求之前,无形中自己也有一张对照表,能在表格中打钩,才能被满足。于是,当我们向别人开口的时候,我们也习惯的问了自己这些问题,开口寻求帮助与支持,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一桩有假设性前提以及需要思考和犹豫的事,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进而,这样的觉察和想法,也必然影响到我们的亲密关系,我们都或多或少走过了一些亲密关系中与需求和要求相关的“弯路”,有感动有眼泪也有羡慕,当我们感觉很灰暗的时候,仍然要继续前行。

Part 2  读书分享

只要有意愿,真心想要,你就能得到。

所有的问题都是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虽然弥补伴侣的放纵不是你的职责,但对方的放纵行为确实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扮演牺牲者,你就会吸引别人来扮演放纵者。

真正爱你的人,则能让你自由地顺从你的心来做事。

……

Part 3 体验活动:重要的决定-离婚

      两两配对,确定一位演家长,一位演孩子,让各组的“孩子们”选择他们喜欢的年龄做角色,分别举手认领为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的孩子,等待家长进来告诉孩子们一个重要的决定。共演两轮,家长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向毫不知情的孩子阐述同一个决定-离婚。

    第二轮的“妈妈”改变了说话方式,考虑了“孩子”的感受,拥抱"孩子",还向“孩子”分享了她的感受,并告诉“孩子”爸爸并不会完全消失。

      巨大的心灵冲击下,大家心情都难以平复。作为“孩子”的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抗拒、悲伤、害怕、焦虑、同情,也有大孩子表示理解。我们猜想着“妈妈”可能误会了爸爸,可能只是气愤得不行,可能已经忍到了极限,希望不要离婚和试着接受离婚这件事。随着“孩子”年龄段的不同,对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我们在分享活动体验的环节中都提到,离婚对孩子所带来的影响,与我们之前想像地完全不一样。在一段亲密关系还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要轻易说放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