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碎碎念 - 少帅 1

加班到现在,心里其实还是挺五味杂陈的。其实我不在乎加班不加班,除了耽误我写小说以外。可能大部分人是不认同这样的做法的,一是没必要,二是没意义。但是工作生活千头万绪,又从何处说,不如看剧解忧。

最开始我是被张学良的风流情史所吸引的。在我没有看少帅之前,我想着就他九一八一枪不发丢了东三省,这样的男人怎么会有两位如此优秀的女性爱他护他,这是何德何能。于是就有了看剧吃瓜的心态。看到导演是张黎的时候,更为吃惊了。近代史那么多人物,为何去拍了张学良?连黎叔自己也说,张学良不好拍,怎么拍都是一脸败相,但是他还是拍了。张黎对历史剧的拍摄总是会让人产生这也能过审疑问。倒是很好奇他会如何描述这个褒贬不一,满是争议的少帅的一生。

现在看了快一半,心里渐渐有了答案。我想导演对这剧的概括是很恰当的,这是一个另类生命的成长史。他将带着观众重新认识少帅,将他所有的人际关系和成长经历都摆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体会一个普通人,被各方势力推到历史的舞台上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又将怎样完成他的历史作业。

好吧,让我们开始吧。

少帅是以一顿打做为开幕的。我感觉编剧是红楼梦十级学者,从老帅一直念叨的两句口头禅我就觉得哪里不太对。老帅开场便念了一首好了歌,常挂在口边的是那句“江湖是人情世故”也对应贾府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少帅挨打更是直接“抄袭”了宝玉挨打。这实在是太像了!

如果问对少帅影响最大的人是谁,那毫无疑问,我相信一定是张作霖。张学良晚年仿佛看破红尘一样,和记者谈笑风生,无论是说杀杨常二人,还是自己的风流韵事,都面不改色。唯一看到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资料时,流下了眼泪。我想那是是至死放不下的爱与敬重吧。

所以要了解少帅,那便一定要了解老帅。老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感觉贾府那对联就是给他写的。草莽出身,最后统一了东三省,在风云涌动的奉天称王称霸,绝对是一等一的牛人。剧里花了极大的笔墨讲张作霖,再加上老戏骨的演绎,难怪大家说这剧要改名叫少帅他爸。

要我看的话,老帅确实极具人格魅力,他有五房姨太太,但是相处得很融洽。这么比喻很不恰当,但是我感觉可能治国如治家,他能把东三省所有人才都招到自己麾下,我看那些人可能在他眼里和几房“姨太太”也没什么差别。老帅老奸巨猾,周旋在各个军阀之间,随时换立场,谁对他有利,他就和谁玩。段祺瑞能给价值千金的装备,好,合作一波。段祺瑞想要他的兵去打别的军阀,不行,分手,分手还分得有理有据。至于奉系别的军阀如冯德麟,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其二,老帅虽然看着粗俗,满口脏话,但是又极心细。被段祺瑞和徐树诤摆鸿门宴的时候,仅凭两句对话,一个眼神就发现事情不妙,转头就借口如厕从下水道跑了。我看那一段的时候,内心是拒绝的,这也行?真是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其三,老帅特别特别会笼络人才。不知历史上如何,但是剧里他并不任人为亲,力排万难让王永江上任治理奉天。短短几年便改善了奉天的财政,给他留够了本。更不要说他把自己的拜把子兄弟,留洋的新派和保定军校的土派笼络到一块。这三帮人平时谁也看不管谁,张作霖却能把他们揉合到一块去。可惜了,看样子少帅并没有学到这一点。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老帅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老帅开头为了立威,杀了三姨太的弟弟还是什么亲戚,搞得三姨太后来出家为尼,还留下了一句“君王未可信”。但是我觉得他做事并不绝情,当时冯德麟和汤玉麟是怎么背叛他的,他虽以雷霆手段压了下去,夺了兵权,但是还是暗中留了一线,此事先按下不说。最后他稳坐东北时,竟又能将冯汤二人请回来。我觉得至少他是大度的,而且不是无情的。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脑子里就只有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爸爸,我怕是永远也长不大了。这样一个爸爸又是极端的强势,又如此地有能力。我心里会怎样呢?我想会有三点,我怕他,我服他,并且深爱着他。少帅里面的人净说太实话,于凤至说起张家的男人的时候,说两句话。一句是说小的难搞,一天天的只会说“我要”干什么什么。另一句是老的更难搞,一天天说的是“你要”干什么什么。一个“我要”,一个“你要”,完全讲清了张家的两个臭男人。不得不说编剧精准。

毫无疑问,少帅他爹对他是严厉的。但是其实严厉的“父亲”不一定会培养出一个有些“软弱”的“儿子”的。你看周翡她妈天天往死里揍她,揍服了吗?没有。我思来想去,可能很多事情也不能从原生家庭找原因。如果一定要找的想,我想少帅“软弱”的一面可能更是因为他从小没有母亲。只有棍棒,没有慈爱,确实可能就会给打服了。

我想我是需要给“软弱”加引号的,因为看到目前为止,少帅虽然不是天才,但是他绝不是无能。

太晚了,明天继续呜呜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