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出这样一个情景:大雪天一农户家中,一家人围坐在煮着野味的地炉边,等待吃饭的温馨场面。
你脑海中是否有画面了?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让你用10个镜头表现这段情景,你会怎么安排。
我让一个零基础的小白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
1.雪地、大环境
2.农户家
3.地炉的火焰
4.煮野味的动作
5.一家人围坐着,盯着中间
6.小孩子吞咽口水的细节
7.大人拨弄柴火
8.食物冒热气的特写
9.发餐具和交谈的场面
10.人物笑脸的特写
我等下再点评、讲解,你们也可以自己尝试写一下10个镜头,不用描述得多么复杂。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练习呢?也许你觉得这和剪辑没有多大联系,但这其实需要基本的视听语言基础,只有基础过关了才能分配好镜头。我以前也提过一下,用镜头讲故事的艺术——剪辑,但是没细讲,今天就为大家细讲一下。
一、视听语言
说到视听语言,我们先讲讲什么是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的是“创作语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现有的艺术形式有诗歌、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绘画、电影和电视,有些教材会说电影是第七艺术,电视是第八艺术,其实就是来源这种划分。
但换个角度,电影和电视虽然载体不同,但它们的语言其实是同一类的,使用的都是视听语言,所以按照语言考察和界定来划分的话,它们又是同一类艺术。
当然,视听语言也不是一日形成的,最早出现的电影是没有声音和情节的,发展历程如下:
现在,视听语言已经完善成一个学科了,它变得多元化,涉及的元素有画面系统和声音系统。细分下去,就是人、景、物、声、光、色、影调和色调那些。这些知识你都得学习,才能做好剪辑这份工作,如果你只学习软件,那么永远都学不到精髓。
二、影视创作
影视作品,就是将各种视听元素都调动起来。
从前期拍摄的时候就要开始考虑场面调度,这些虽然是前期的活儿,但是做后期也必须要了解一点。
其次就是技法,需要练习镜头组接和画面编辑,比如蒙太奇的手法。还要学会处理声音系统,包括语言和声画关系。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是要你死记硬背各种知识点,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去研究那些经典、优秀的影视作品,多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做?
三、创作的基本单位
说完了影视创作,再来谈谈创作的基本单位,那就是镜头,如果你学完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就能更好解决文章一开始出的那个考题了。
镜头的学习包括了:画幅、景别、镜头的运动、焦距、角度、视点和长度等,加黑的就是学习的重点。
我简单说一下关于镜头的知识,首先是景别,景别可以这么理解:被拍摄物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和程度,包括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中国的水墨画创作中有句话是“近取其神、远取其势”,同样的,对景别的把握也是这样。
一般景别有两种划分方法:
以被摄入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为准;
以画框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的多少为准。
下面是我对各种景别做的介绍:
除了上面的景别以外,还需要掌握景深镜头、镜头的视点、正反打镜头等,有时候,镜头直接参与表演也是可以的。
四、10个镜头、讲解
那么说完了上面的内容后,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用10个镜头表现大雪天一农户家中,一家人围坐在煮着野味的地炉边,等待吃饭的温馨场面。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构思呢?先看看不同人的答案:
镜头一:野外雪地大场景,交代环境、时令。(雪野全景)
镜头二:雪地上的脚印引向小木屋,小屋炊烟袅袅。(小木屋中景)
镜头三:木屋外挂着新鲜的兽皮。(小木屋全景)
镜头四:窗户霜花的特写虚实变化,引入室内。
镜头五:接上一个镜头,摇过家具陈设,交代户主身份,墙上有张全家福照片。
镜头六:镜头摇向地炉方向,一家三口人围坐着,被炭火的红光包围。(中景)
镜头七:猎户拿着一根木棍添火。(中景)
镜头八:地炉炭火的特写。
镜头九:从火焰摇到锅,锅里炖着翻滚的肉,热气腾腾的样子。(特写)
镜头十:孩子看着肉,舔舌头的动作。(特写)
点评:
一开始的镜头用大全景,大家应该都能想到,这么做确实没错。
但是接下来“用脚印引向小木屋”这样的处理就没多少人想得到,做得很好。虽然从外面引到里面也可以直接切换镜头,但是观众看起来会有点跳跃感,但是如果你顺着脚印,按照日常的习惯,大家的注意力都会往着脚印的方向上走,再转到室内就显得更加自然。
接下来是小木屋的全景,这里用了“兽皮”来代表屋主身份确实可以,屋子并不仅仅是屋子,它还可以用来展示身份、生活状态,一定要学习利用细节。如果接下来的剧情和兽皮有关,那还可以加一个兽皮的特写。
霜花和之前的脚印作用是一样的,总体来说,这位同学的作业还是不错的,优点是镜头过渡非常自然。
接下来再看另一位同学的答案:
时间:冬天中午
镜头1远景:大学纷飞,山下的一个农庄,烟囱冒着烟。
镜头2全景:院子里孩子们在互相追逐、打雪仗。
镜头3全景:几个女人在厨房做饭,互相交谈,锅里的热气不断升腾。
镜头4中景:男人们在炕上抽着烟,磕着瓜子,闲聊。
镜头5近景:其中一个男人在磕着瓜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表现出今天收获的喜悦。
镜头6近景:孩子到厨房看着炉子上的食物,问到什么时候可以吃饭。
镜头7特写:给食物一个特写。
镜头8近景:女人大喊吃饭啦。
镜头9全景:男人们放下手中的东西,往地下走。
镜头10中景:所以人围在炉子旁边,准备吃饭。
点评:
这位同学的答案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他所有的镜头都是成组的。不管是拍新闻、做片子或者是拍一个什么场景,镜头成组的概念非常重要。
什么叫镜头成组呢?就是这一组镜头中,你要从远景开始交代环境,全景交代场景,中景进行事件的描述,近景表达心理特征,特写突出重点。
如果你刚写完全景,马上就跳到了特写,就会非常跳,这样的跳跃太多的话,观众看着会很累,除非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表现手法,一般情况下不要这么做。
我们继续看下面一位同学的答案:
1.远景:茫茫的大雪覆盖的浓密的树林里炊烟袅袅。
2.全景:出现带着栅栏雪花覆盖的一户茅草房,远处还有一两人带着猎枪拎着一只野兔兴高采烈地往茅草屋走。
3.全景:茅草屋外,三三两两大人穿着厚实的棉衣戴着帽子抱着干柴往屋里走。
4.近景:拉近茅草屋,屋檐上挂着串串的辣椒、玉米和野物干等。
5.近景:屋内环顾整个房间,各种摆件、火坑、火炉等,屋里的孩子拎着小干柴开心地追逐打闹着。
6.特写:一位沧桑但是慈祥的老人抽着旱烟在火坑上望着火炉。
7.近景:火炉旁一个人在往里添火,上面的一大口锅冒着浓浓的热气。
8.中景:一人揭开锅盖,孩子们朝着火炉边奔来。
9.特写:锅内一锅的野猪肉在翻滚着,孩子们流露着十分想吃的神情,嘴角流出口水。
10.全景:孩子们拿着碗筷去盛出锅的肉,一群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点评:
这位同学在第4个镜头就运用了细节,不仅交代了场景,还把身份和生活状态表现了出来,这里处理的很好。
他的亮点是描述了镜头的运动,比如第4个镜头中,他写了“拉近茅草屋”,还有第5个镜头中写了“屋内环顾整个房间”。大家要知道,影视艺术是动态的艺术,每个镜头它都必须要有运动,不管是镜头内部的运动,还是镜头本身的运动,都不要忘记了。
但是大家仔细看第5个镜头,只是一个近景,但是却包含了很多东西,我建议不要这么去做,这么多的东西,靠近景表现会使画面特别紧巴,尤其是这个小孩,还有动作,近景不利于展现他。所以,想表现这么多东西的话,最起码得用个全景。还有第8个镜头,中景能看到孩子奔过来的表现吗?这里最好也是用全景。
还有,这里还需要讲一点的是在第9个镜头中,“孩子们流露着十分想吃的神情”,这个到底应该怎么展现呢?是流口水、咬手指,还是跺脚、眼睛发光?每个人对于神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准确表示出这个意思,我们还需要用到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这个以后我再细讲。
五、总结
相信大家通过10个镜头的练习,应该对剪辑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你们应该明白了视听语言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理论知识是学好剪辑的基础,如果你基础过关,就算没有用PR,用爱剪辑也可以剪出不错的作品。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用,不妨给我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