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刷微博,冷不丁看到网易云音乐提示朴树新专辑《猎户星座》数字版30日上线的消息。
他新专辑有眉目的消息,最早是什么时候来着?
记不清了,好像是在《平凡之路》出来之后不久,朴树说正在做新专辑。然后2015年,有了《在木星》,《好好的》。2016年底,有了《baby,达尼亚》。
就在我觉得朴师傅所谓的新专辑大概就是这样一两年才出来一首歌的时候,突然听到专辑即将上线的消息自然是兴奋的。
上一张专辑,可是2003年的《生如夏花》啊。
《猎户星座》,11首歌,包括重新编曲和声的《平凡之路》、《在木星》、《好好地》、《baby,达尼亚》。
朴树说,自己的专辑不是钻石,但至少算是煤,而不是遍地的塑料。
2、
2014年朴树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是韩寒和他的《后会无期》,韩寒喜欢朴树的音乐,他找到朴树一起填了《平凡之路》的词,用作了电影的片尾曲。
这首歌的气质和电影完全切合,也非常好听,更难得的是口味非常大众化。
但同时《平凡之路》也属于那种听起来很简单,但一般人基本没法唱的歌曲,至少我从不敢在KTV里尝试。这件事就如同这首歌本身一样,我在听的时候就想,朴树所说的「平凡」,恐怕不是我们理解的平凡啊。
果然。后来有人问他凭什么说「平凡是唯一的答案」,他说这句词主要为了押韵,而且佛陀也平凡,但佛陀同时也极其伟大啊。
怀着这样心态的朴树,他所表达的平凡,恐怕是一种心情的平和自洽而已。
不管是性格,还是音乐,朴树都难用平凡来形容。看他的各种报道,他时常陷入精神上的困境,面临的问题像他的才华一样突出。
3、
《在木星》是另一部电影的宣传曲,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侯孝贤同样也是一位不着急的人,这部影片从准备到最终上映,用去了七年时间。而朴树写这首歌之前没看过《刺客聂隐娘》电影,偏偏在气质上两者如此相近,仿佛为了电影特意打造一般。
这首歌的歌词是《生如夏花》之外我最喜欢的一首。
以苦难为船 以泪为帆 心似离弦箭
莫说天无涯海无岸 纵然归程须万载
今日归来不晚 与故人重来 天真作少年
——《在木星》
终究是从他的词里最能感受到他的心路。
「归来仍是少年」的朴树,44岁的中年人朴树。仿佛他只是误入了某个森林,归来时已丢失数十年的时光,“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觉。
我想或许《在木星》这个意义不明的曲名就是这个含义。木星公转周期是11.86年,或许对朴树来说,他把这些年的苦难和经历当做是一种不可逃避的、超然世间的修炼,他恳切地想要归来。
朴树从佛教中究竟得到了多少感悟我们无从得知,但这首歌明显带着唱佛咒般的音律底调。如果说这么多年以来朴树的音乐里多了什么东西,我想佛的影响是最大的吧。
我喜欢这首特殊的歌曲。在这次新专辑里,《在木星》重新编曲和声,相比之前的版本情感更突出,更热烈。
4、
故事开始以前
最初的那些春天
阳光洒在杨树上风吹来 闪银光
街道平静而温暖
钟走得好慢
那是我还不识人生之味的年代
是不是生活太艰难
还是活色生香
我们都遍体鳞伤
也慢慢坏了心肠
你得到你想要的吗
换来的是铁石心肠
可曾还有什么人
再让你幻想
——《清白之年》
《清白之年》是一种略带忧伤的怀念。再怎么想「归来仍是少年」,现实却摆在那里 ,青春已经过去。
这首歌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是淡淡地讲述着过去的一切美好,如今的许多烦恼。
所谓的一切不变,终究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不管我们如何倔强,如何紧握往日,时间也会刀刻般给我们留下痕迹,外在的、内在的。
这是一首好听的歌。应该会成为新专辑中最流行的一首。
5、
所有曾疯狂过的都挂了
所有牛逼过的都颓了
所有不知天高地厚的
全都变沉默了
你拥有的一切都过期了
你热爱的一切都旧了
所有你曾经嘲笑过的
你变成他们了
——《forever young》
朴树把第一句唱出来,我就震惊了。居然是《New boy》的曲子。我以前写过一段文字:
「要我说,不是《白桦林》和《那些花儿》,也不是后来的《生如夏花》,而是《New boy》这首歌才最能代表朴树:另类、情感却又简单而热烈。但不管是哪个时代里,这样的气质总归是格格不入,如今听这首歌,满满都是怀旧,而当年听来,却是一种奇异的未来感。」
《New boy》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阳光和年轻。仿佛有着无限可能的活力。那是十几二十岁的人特有的感觉,未来一切未知,一切都有可能,一切无限的自由。
而《forever young》,就像是现在的朴树在和《New boy》里的朴树对话。
仿佛在说,我变得成熟了很多,很多时候像你曾经嘲笑过的世俗大人一样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只属于我们。
但忽然,副歌部分画风一变,竟是倔强和不服。
两眼带刀
不肯求饶
让你看到
我混账到老
说实话,听到这里时,我真的被感动到了。
这整张专辑,我们都在听他这些年的感悟、变化,仿佛世事看透,从此不再属于人间。但《forever young》则代表了另一面的朴树。这个不再年轻的人,他承认世事易变,青春易逝,但他同样也保有着曾经的那份热情。
所谓的永远年轻,所谓的归来仍是少年 ,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
6、
这篇文字算什么呢?乐评当然算不上,感慨、文艺也不够有情感,内容散漫,最多只是随笔。
所以我用123456这样的数字分成几段,看起来越随意越好。
我是一个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物都比较狂热的家伙。两年前的时候,作家路内在微博上关注了我,他的《追随三部曲》几乎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小说,我高兴地几乎癫狂。为了分享这种心情,我买了10来本路内的小说赠送给我的朋友们做纪念。
而此时朴树的专辑上线,我却有种“即使我买了想送人也不知道送给谁”的感觉。
(大概读者看到这时候的留言都是“送给我呀”之类的,哈哈)
我要说的是,朴树给我的感觉是如果喜欢他,此刻你早就买了这张专辑了,如果你此前无感,也很难因为这张专辑喜欢上他。
朴树的魅力,不仅是这次的音乐能够表达完全的。他是一种现象。
一种桀骜经历打磨后的模样,一种我们寄托自我的情感。
朴树是我们不曾拥有的才华,不曾忍受的痛苦,不曾有决心的改变,不曾经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