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8

从《儿童的人格教育》里看德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的男一号)


德里在学校是一个最“无礼”的孩子,他会霸凌其他同学,甚至会打老师,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是别人眼中的疯子,不管别人对他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仿佛一头斗牛要和别人决斗。


反观他的生活,我们可以发现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的妈妈是一个极其不懂教育,动不动就棍棒相加的人,可以说德里是一个野蛮生长起来的孩子,但是他的妈妈也会庇护他,不分青红皂白替他出头,可见也是无比溺爱他,于是他在学校制造了大量的麻烦,成了一个小霸王般的存在。


读过《儿童的人格教育》之后,我觉得德里是一个自卑感十足的孩子,虽然不恃强,但凌弱,但他骨子里是一个懦弱的孩子,他害怕自己如果不侵犯别人,别人就会攻击他。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敌意,他不会顺从,因为他认为顺从就象征着要受别人的控制,他也认为礼貌的回应别人,是一种自降身份的表现,因此他的回应总是傲慢无礼。他不会向别人诉苦,因为他觉得别人的同情慰问是对自己的一种耻辱。他看似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其实只是他害怕表现出他的懦弱,而他看似残酷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无法言说的懦弱,他当然也想追求优越引起关注。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违规犯禁,得到了无数的惩罚以及“特殊教育”的对待,在这过程中他渐渐孤立了自己,他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取得关注,他认为自己无法取得成就,于是他自暴自弃,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追求他的优越感。


而对于这些失去信心失去信念的孩子,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鼓励和激励,对他们一定要温柔宽容并且有耐心,永远不要去相信我们羞辱或奚落一个孩子,就可以影响他真的改善自身的行为,我们如果这样做的话,会招致更强烈的反抗,会让他放弃努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校外去,使他做出非社会或反社会的行为。


显然德里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他的妈妈无论是溺爱有加还是棍棒相加,显然都不是合宜的教育,而他在学校的样子也不是学校形成的,而有着深刻的根源。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中间,因此学校有机会纠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错误方式,有责任使孩子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做好准备,而不能放弃他,将他粗暴的推入社会,如果这样无异于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有幸德理遇上了波迪小姐,在他挑衅的时候无视他的行为,他一直挑衅,波迪小姐一直耐心的回应,并坚定的告诉他,你的一切不好的行为都没用。但是,在他遭到困境的时候,波迪小姐出来保护他,在“特别需要”老师来找德里时,说:“他没问题,只是学的有点慢而已。”在得到“我们不喜欢慢这个词”的答复后,她反问,“那我们用什么词来形容蜗牛,乌龟和走的不准的表?”在“特别需要”老师说他有毛病时,反问,“谁没毛病?”,甚至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一个像德里这样的学生,也正是这一点,当然不止这一点,波迪小姐最终赢回了这个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