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1,有个党员福利可领,就是去附近的国医馆免费贴三伏贴。
估算着时间,慢悠悠地出了门。清晨的大雨已渐渐停歇,凉爽无比的微风让人倍感舒适。街上的人很多,可能是大家都出来呼吸雨后清冽的空气吧。
国医馆门前已是人声鼎沸。我看到有几个官员模样的人站在门口,好像是视察,也好像是观摩;一排帐篷下,老中医们排排坐着免费义诊,每个人的年龄都至少60以上,身后贴着各自的姓名和职称;年轻的服务助理们在给拥挤的大爷大妈们登记,回答问题,各个忙乱不堪。还有两个手持专业相机的摄影师穿梭机其中,寻找各种角度拍摄。
嗯,是个大型活动呢,估计能上个本地新闻。我拿出支部发的免费卡,跟负责登记的小姑娘说要贴个三伏贴。
“姐姐是党员呀,我给您登记。”小姑娘很会讲话哦,居然没叫阿姨,我不禁莞尔。
登记完了才告诉我要等到10号才能贴,现在还没入伏。
“那为什么……”我有点不理解,既然不是今天贴,干嘛通知今天来?
“姐姐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找中医摸摸脉。”
“我就是想贴个三伏贴而已。”
“哎呀姐姐,既然来了,就请个平安脉,听听老中医的诊断,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好。”
好个伶俐的丫头。还别说,我被她这个“请平安脉”的说辞打动了,那就请一下试试。
姑娘热络地拉着我,问我平时有哪些不舒服的地方。
“气管吧,肺部。”我原来有过敏性鼻炎,后来又说有哮喘,这两年虽说有缓解,还不是健康状态。
“那让刘老给您看看吧。”姑娘把我带到一位瘦削、年龄逾70的老人面前,让我耐心等会儿就离开了。
老中医戴着口罩,正在和一位老大姐交流着什么。看他身后的名牌,中医主治医师。基本上这一排的老人都是这个职称。这么老的不应该是主任级别的吗?难道和西医划分不同?
很快的,老大姐就诊完毕。我赶紧迈过长凳端坐下来。老中医示意我把胳膊放在脉枕上,
“左边?还是右边?”我想起男左女右这个说法
“都可以。”
老中医沉静的摸了左边的脉,然后让我伸舌头看看舌面和舌底,又摸了右脉。
“你是肝火上炎,有热症。早晨起来容易口渴,有头懵的现象;而且心肌缺血,平时会感到胸闷,气短。“
好像是有点儿这种现象呢,老中医果然有道行。
“你肝气盛,形成肝郁,平时容易生气,操心,爱发脾气。”
“……”这又不像了呀,我最不爱操心了。难道是看小说看的?平时看一些虐文就忍不住为那些脑残情节气愤,真是书误我也。
“你气血两亏,体内血少,导致心脏缺血;腰膝酸软,肾经不足,肝肾都亏。”
“我……怎么调理呢?”有些气馁了,哪儿哪儿都不好了?怎么没发现肺不好呢?
“吃中药调理吧。现在你跟我去办公室详细看看,我给你斟酌个方子,在电脑上直接开出来,你直接抓药就行。”
“饮食调理呢?平时需要吃些什么?”
“你这种饮食调理是调不过来的。吃食上什么都要吃一点,不能偏食。”
“哦……,今天义诊人挺多的,您也忙,等哪天我来专门挂您的号,再仔细看看吧”
“也好。”
离开义诊棚,不禁悻悻然。
呵,爱操心,爱生气,气血两亏,肝肾都亏,这按在哪个中年妇女身上都是可以的吧,适应性太普遍了;中药肯定也是滋补一类的,中老年也都需要补身体呢。
走出国医馆门前的拥挤与喧嚣,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虽然心心念念的三伏贴要等到十号,虽然老中医的诊断像一面过于宽泛的镜子,照出了些自己也说不清的影子,但这趟“党员福利”之行,终究是体验了一把别样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