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为瓦工师傅背诵了一句诗

两位瓦工师傅

文/易熙

单位的避雨走廊最近在翻修,早上上班路过,总能看见两位瓦工师傅在廊顶劳作的身影。

两位师傅约摸四十来岁,其中一位师傅忙活时,总喜欢在嘴里叼着一支烟,神态轻松从容。但是有好几次,我发现他嘴里叼着的烟,根本没有点着。

另外一位师傅,则完全没有这么从容,他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活,并且手脚麻利,动作迅速。

其实叼烟斗的师傅,手上丝毫不慢。但是从感觉上,我总觉得这一对搭档,一快一慢,相映成趣,非常有意思。

我一边啜着刚从食堂买的热腾腾白米粥,一边饶有兴致地抬头看着两位师傅节奏流畅地递瓦、叠瓦、上泥。

直到被一位同事恶作剧般突然拍了一下肩头,"傻呵呵看什么呢?"

我回过神,一口粥差点从鼻子里呛出来,拍了好几下自己胸口以做平复,这才往两位师傅的方向指了指。

同事顺着我的手指看了过去,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于是诡异地看了我一眼,回头上班去了。

我喝完手里最后一点粥,又看了几眼,这才离开。

身后两位师傅心无旁骛,他们的节奏丝毫没有被打乱:叼着烟的师傅仍然叼着烟,而另外那位师傅,目光也始终没离开过手里的活。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镇上曾有过一支从外乡来的搞石艺的队伍。

队伍总共五个人,一个老石匠、两个中年石匠、一个负责做饭的中年阿姨,还有一个大概十五六岁的男生。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小男生也是一名石匠。

大概因为年纪小,所以小石匠每次刻碑,总能吸引镇上好多大人小孩前来围观。

我也是围观群众之一,每次放学回家后,总是晚饭都顾不上吃,先去看小石匠,因为天一黑,他们就不怎么打磨石材和雕刻了。

一连看了好多天,每次小石匠都在安静地刻碑,没说过话。后来我觉得奇怪,就问了问身边同在观看小石匠刻碑的邻居家大叔。

"他是个聋哑人,不会说话",大叔告诉我,用的是正常的声音,好像并没有避讳什么。

那时年少的我,听到这句话,心里着实像被一把大铁锤砸了一下,突然觉得小石匠好可怜。

但当我再次把目光移到小石匠稚气的脸上,他仍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不时擦一擦碑上掉落的石屑,偶尔,还会微笑一下。

那笑容,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笑容。

然后,我有点生起气来,瞪了瞪身旁的大叔,觉得即使小石匠不会听到,他也不该若无其事地在小石匠跟前,说人家是聋哑人。

我那天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直到小石匠开始收工,往自己家搭的临时帐篷走去。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啊,老家在哪?"

我鼓起勇气,和小石匠打了第一声招呼,因为紧张,我都忘了小石匠是聋哑人,是听不到我说话的。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小石匠听到我的话,竟然回头了,仍是那样好看的笑容。

——他听得见!

虽然说话有困难,但是他的听力,是完全正常的!

"他们说你耳朵听不到,你怎么不回击?",我问。

小石匠摊了摊手,一脸茫然,表示自己没听到有人这么说过他。

那天,那个小镇的石场,晚霞很美!

我曾经在一本名叫《匠人匠心》的书上读到过一句话: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体内的一流精神,才能达到一流的技艺。"

诚然如是!

身后,廊顶两位瓦工师傅,在属于他们的工作场,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朝霞透过树影撒在他们的身上,真的,有种特别的质感。

                                ——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一学校放假,我回到了村子。这里和我当初离开时一个样,外表没有变化,只是村子里的人少了点。以前我走在村子的大路上,...
    玉人初上阅读 3,146评论 16 10
  • 星期五/晴 纪念四个月后姨妈来的第一天。 撒花~~
    酒久里个丸子阅读 818评论 0 0
  • 2017/5/29起笔 着手写这文字的时候,我已经在家待两个星期了 两周前,还在学校里蹦哒的我,一下子被砸到深渊谷...
    Daylily_y阅读 4,640评论 7 11
  • 早上:一杯蜂蜜白醋水,走路半小时去上班。 中午:一小块肉,半碗米饭,一点青菜,2杯水,贴墙站立20分钟。 晚上:小...
    小鹿姑娘616阅读 1,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