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电视剧的热播,最近人们又开始讨论剩男剩女们相亲的话题,进而谈到所谓相亲角内的鄙视链,高知女性在其中面临的挣扎等等。有的文章提到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存在相亲角这样以父母为主导,干预儿女婚姻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换个角度剖析下父母们的心态。
婚姻就是要你离开我
父母对子女婚姻状态的焦虑,他们自己的解释是为你没有找到幸福而着急。这是一个伪命题,首先,子女幸福不幸福,他们自己也未必能定义清楚,你又怎么能下结论?其次,寻找幸福这件事儿难道是有时间限制的吗?为什么要着急呢?这显然不能解释他们的行为。有女儿的父母可能会劝孩子说,女人生育有最佳年龄,必须赶在这个之前嫁掉!看似站得住脚,然而究竟为什么要生孩子呢?不也是他们口中的所谓幸福吗?
摒弃掉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结婚与不结婚,本质就是你是否从这个原生家庭中离开,去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所以,我们假设想要你离开是根本原因,那么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多数父母在30岁左右的年龄里生育了孩子,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精力充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接受着各种时下最新的讯息和思潮。然而,你的降临无疑给他们当头一棒,生育带来的身体创伤、养育过程中的不断挑战、不得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而安于一个能早点下班的工作。最美好的年华变成了最艰难的生活。支撑他们的是你儿时真善美的本质(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和他们对你未来的期望,简单来说他们自己的生活毁了,这很糟糕,为了让自己活得容易点,他们努力说服自己为你做出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然而当你逐渐长大,你真善美的本质让社会磨没了,他们期待的未来也没有在你身上兑现,这时候他们开始质疑自己曾经的牺牲是否值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与此同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不多,很多事都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了。所以他们开始想要摆脱你,去重获自由。
恰巧这个时候你也正是当婚嫁之年,于是两者一拍即合了。
当然,社会上这种将男女年龄、尤其是女性年龄,待价而沽的风气更加强化了他们要让孩子早点结婚的这一行为。
公共安全感的缺失
要你离开解释了为什么要让你早点结婚,而公共安全感的缺失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对方条件上如此挑剔。很多文章指出对条件的挑剔体现了阶级焦虑,我认为不全对。所谓阶级是一个相对固化并且大家都安于此的东西,而实际情况是固化是越来越严重,但大家仍不安于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安全感的缺失。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普通人活得太艰难: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说普通人面临住房难、就业难、就医难;公共资源质量低,导致普通人无法呼吸干净的空气、喝干净的水、享有大面积绿化等;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隐蔽却每天都在发生,旁氏骗局、保健品骗局、洗脑传销、电信诈骗、人贩子偷孩子等等,即使未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给我们带来隐性的不安。这些不安驱使我们去占有更多资源、去通过婚姻提升阶层,脱离“普通人”的行列。
对父母而言,社会养老不值得信赖,“去养老院”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不孝的典范,而居家养老对老年人自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两者矛盾之中他们还是寄希望于儿女给出养老的终极方案。所以,为什么要挑剔,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能脱离“普通人”,有更多的选择。当然,如果实在不能上一个层次,至少得保持在原有水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