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车保姆平台“悬浮广告”变现的可能性

 在我们平台里有一个功能,比较鸡肋,就是打开商家页面后,每家商户最上面的广告位,虽然这个广告位,让商家的整体页面变得好看,但似乎商家不是太过感冒。

 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这个广告位的作用?从而让这个广告位实现最大的价值?

 目前我们可以确定汽配商家的效果大小,取决于排名前后,排名前后又决定着该商家被联系的几率,几率同时决定这交易量。所以一以下等式成立既

 排名=电话量=交易量(成功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汽配商家关注的重点永远是在排名上,而非我们所提供的一些附加功能上。毕竟排名对于一家一直采取“点对点销售方法”的公司,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太过关注排名,就可能导致我们那些附加的广告位在汽配商家眼里“溢价空间不大”。

 谁会为我们的这个广告位买单呢?

 先分析一些我们广告位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1.具有能抓人眼球的曝光力。

 2.具备强行植入的特点。

 3.具备精准化营销的基本要求。

 4.具备集客,导流,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特点。

 接着再分析一下在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中谁最有可能为我们的这个具有如上特性的广告位买单或者是付费?

根据我分析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公司会替我们买单。

 1.汽配的上游厂家。

 2.汽配展会类型的的公司或汽配城。

 3.类似平台型的公司。

 因为以上类型的企业都不是要求点对点销售模式的企业。他们的诉求永远都是那几点。

  1.如何树立行业品牌形象

  2.如何增加行业内曝光度

  3.如何通过广告让人想到该类型产品时,第一时间想到他们。

 如上所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给与汽配商的广告位跟这些类型的企业诉求既然如此契合。

 通俗来说就是该类型企业会为我们平台庞大的行业内浏览量买单或付费。在他们眼里

    浏览量=效果  这个等式成立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意味着巨额的广告费。

 设想一下在某个特定时间段,任何人点开任何商家信息或某个汽配展会的链接。都会看到该公司的广告。这对于一个厂家来说可比做什么鸟的易损件杂志来的实际多了。

举例:一家做欧美系车型外观件生产厂家,在我们这投放了广告。那我们完全可以在特定地区的所有欧美车系里强行植入广告。这就叫精准化营销。

那么做这件事我们的阻力是什么?毫无疑问,汽配商。毕竟在他们眼里这是跑到他的地盘来打广告了。

 首先我们都要明确一点,就是在我们眼里,这个是我们车保姆的地盘,而不是汽配商的地盘。我们就是一家不收租金的地产商。在你没有向我付租金之前,我是有权利对该店面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如果你选择不合作,你可以离开。

基于以上这个基本战略,我设想了一下几种商业模式,来解决汽配商对我们实现商业化的阻挡。

  1.向平台付费的用户既会员,可以享有使用该广告位的权利。甚至你都可以对该广告位对外出租。所得收益归个人所有。如果不选择该广告位,我们作为甲方,会在会员年费里把该款项免掉。

 2.认证用户可选择认购该广告位,也可选择不认购该广告位。如果不认购,我们可能会在你家店面里强行植入,由此带来的许多不便,我们车保姆会在其他宣传方面上尽量给与弥补。比如说:代发名片之类的。

 3.普通用户,电话都给你展示,但是广告位必须强行植入。如有异议可联系车保姆总部,主动对店面进行撤销。

以上就是我对车保姆平台“悬浮广告”商业化 的一些设想。

至于收费模式,待定!因为涵盖面巨大。没法量化。可能有的厂家要做特定地区的,特定车系的,也有可能做全国性的广告投入。具体细节在做商讨。

还有一事就是,跟技术商讨下能不能实现所有广告位及时上传的可能性!

最后说几句,虽然我们目前还没有做好向上游收费的准备工作。但是个人觉得,提前预估商业模式的可能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好想来,或许真正支持我们走远的可能正是比别人超前一步的商业模式。

     共勉之

2016年6月29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