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我选择远离生活了16年的家乡,独自一人来到珠海,在小岛上的一所全寄宿学校开始我的高中生活。生活的范围很小,但天地很大,作了好多梦,慢慢地,珠海融入我的生命底色,成为我至今依恋不已的精神故乡。
学校孤零零地坐落在珠海东部的小岛上,前面是海,背后是葱郁的丘陵,格调清新的建筑闲散地分布,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记忆中岛上的景色是干净纯粹的。晚上,绳子在风中有节奏地打着旗杆,伴着不远处的海浪声,传到宿舍的被窝里。冬天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整个操场上,天空的星座清晰可辨。秋日的傍晚,西下的夕阳轮廓明晰,林间上空有鹰在盘旋。
生活在岛上,生活圈子也是简单的,不外乎是老师和同学。不少老师大胆地跳出传统教育的模式,以自由而深刻的方式传道授业,让我们看到比课本更为广阔的世界。在高三,老爷子竟敢几天“不正经”上语文课,只提几个问题,就让我们自行阅读和讨论《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最后用一节课让我们针对问题自由发言。圣诞节,学校举办庆祝活动,很多班级闹得不亦乐乎。次日,物理老师在自己的课堂跟我们讨论中国人庆祝圣诞节的意义。
老师跟学生在学校里打成一片,像一家人一样,有点年纪的老师喜欢叫我们“孩子”,中秋留宿的人一起到海边烧烤,就地烧起篝火,围成一个大圈伴着海浪唱歌聊天。周末,我们会到男生宿舍楼下讨零食,或者他们来找我们去打排球或者羽毛球。高三下午下课后,老爷子还会带我们一起去操盘跑步。偶尔,我们也会淘气翻墙出去,被保安捉住,让班主任保释,他竟然说:“下次小心点。”有一次,某个同学家里发生了点事情,心情不好,我们整个宿舍让老师批假,沿着海边散心。
当然,青春少不了烦恼,内心狭隘的我很容易悲观绝望,因为想不开一些小事,躲在角落里嚎啕大哭,也跟很多人闹过别扭。然而,总有人,总有景色,无声无息地治愈我,让悲伤的一天成为过去,让快乐降临明天。我在很长时间里颠沛流离,无处安放,但在这个遥远的异乡安稳地度过了一个时代,收获了爱,也学会了爱。
现在,我生活在另一个城市,我总会想起:我在清晨捡起落地的茉莉花或鸡蛋花,放到老师的桌面上;我跟同学沾着露水画一朵刚刚盛开的天堂鸟;我早早起床去不同的地方看很多次日出;我在雨后沿着地下的流水一边走一边朗诵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想想,真的如梦幻一样。
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