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醒来,朋友圈莫名被一篇文章给刷屏了,题目叫做《凌晨三点 成年人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套路很清晰,先是突出各种各样为何要奋斗到凌晨三点的无奈和心酸,然后再来一波温情牌,最后的结论就是虽然你心酸,但是你就得心酸的活着,因为生活虽然大部分时间在抽你鞭子,但是偶尔还是会赏你一根胡萝卜,所以为了这根胡萝卜,你得含着眼泪,咬着牙干到凌晨三点。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干嘛非得干到凌晨三点?
答案:1.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凌晨三点,好骄傲的一个时间,可在老板面前邀功,可在同事面前炫耀,“哎呀,死鬼,你看,我又加班到凌晨三点”。不用想,估计白天又是各种刷抖音,聊微信;
2.Deadline太赶,但项目又太重要,基于职业操守,非得死磕到凌晨三点,四点,五点甚至通宵,此处谨表达我深深的仰慕之情。
问题二:加班到凌晨三点是一种常态吗?
答案:1.不是,既然不是,那有啥好抱怨的,偶尔一次,就当体验人生了,何必哭天抢地瞬间秒变悲情女主角呢;
2.是,有两种可能,要么你是雷军或者雷军第二,要么你想通过过劳死早点了结这无聊的人生。
帮大家做个简单的排列组合:
组合一:问题一答案一+问题二答案一=矫情,用戏精般的演技来诠释自己的人生有多么悲惨
组合二:问题一答案一+问题二答案二,无解,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组合三:问题一答案二+问题二答案一,无解,基本上不会抱怨
组合四:问题一答案二+问题二答案二,要么已经开坛讲授成功学要么挂了
鉴于组合四的人基本上不会写或者传播这一类型的文章,最后能够得到的结论就是:凌晨三点,成年人世界是你想不到的矫情。
偶尔加班到凌晨三点,成了一篇10W+,我真心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写一篇例如早上五点,成年人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寂静(哈哈哈,因为昨天都加班到凌晨三点)来的有趣。
周围的人包括自己,越来越无趣了,开口三件事,工作房子孩子,苦逼么?确实苦逼,毕竟没有人可以一直阿Q下去。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责任的觉知,所以古人才说三十而立。因为这份责任,我们害怕失去,于是隐忍和焦虑;当无数信息铺天而来,每条信息里都满含着焦虑和压力时,行为退缩了,缩进了一个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来的假象,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了可为什么还要这么苦逼?当你在读这篇文字时,你就没有很努力,因为你在刷朋友圈。
时间都去哪儿啦?彼得德鲁克在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时间管理这章里面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管理者往往认为他们很注意某些事情也能够意识到这些事情对公司变革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当真实的记录下管理者的时间,会发现事情和他们预期的偏差很大。同理也用在凌晨三点这件事情上,要么你缺乏效率,要么想象中的你和实际中的你存在偏差。但此处,仍对那些因为理想而奋斗到凌晨三点的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确实有些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剩下的大多数,只要管理一下时间,真心不用凌晨三点这个梗博同情。
最后,用我最近深深体悟到的一句话做结尾——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哪一天你觉得自己很可怜,如果哪一天你模仿电视剧凌晨三点因为加班站在风中哭泣,那么记住,你肯定是某些地方比较“可恨”。成年人,还是早起早睡比较有助于身心健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