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 回归自然,墨色万千的山水写意——周长江山水

画 | 周长江   编辑 | Wayne

导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人于山水之爱,发乎心而铭于骨,借其形而寄其情,自古至今,一脉相承。似乎,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因为在山水之中有我们的无限寄托。

周长江的山水就有着这样的情感寄托在笔尖。他以超越自然的状态感悟世界,在他笔下,山水以饱满的情感和宁静的诗心在向人们诉说,山的豪迈,水的灵动,云的朦胧......他在他的山水间呼唤着对自然的回归,对天地的体悟,引起我们内心的悸动。

画家·周长江

字太山石,生于1945年,祖籍山东太安,自幼受祖父周庆泉(山东知名画家)的熏陶,十分喜爱书画。退休后师从李怀林、张景云、杨永新、杨彦刚等书画名家学习书画,​曾被江苏省文联授予十级中国画和十级书法资格。作品参加过苏,鲁,豫,皖四省书画展,部分作品编入《四省市书画集》、《徐州山水画家作品集》、《欧亚书画院作品集》。现任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家协会苏北创作中心创作员,欧亚书画研究院一级画师、副院长,徐州美术家协会会员,徐州墨缘山水画研究院高级画师,徐州老年书画协会理事。

峰峦压岸东西碧

桃李临波上下红

船走大江千岭障

流霞飞瀑白氲朦

深山峻岭嶂叠高

浓雾白云缠半腰

村舍小屋丛树隐

荡舟垂钓乐逍遥

海云宽阔谷峰雄

千仞虬髯迎客松

日冕阳骄山色秀

青枝高尚沐柔风

峻山瀑水雾云峡

流水孤桥风雅家

对弈入情真隐士

松涛潺韵竟不察





周长江的山水构图完整宏大,但并没有停留在对自然的再现性和叙事性上,也没有仅限于地貌和地域特征的刻画,而是对眼中物象进行提炼后心中物象的笔墨表述。可见,他更在意这种全景山水画面各个要素的组合与关联,以营造整体的气象,把“写境”与“造境”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即保留一些“客观”物象的特点,更多的是笔墨意向的发挥和“心象”的营造,以求整体意境的表达。这种更有灵性的表述,使画面有了体量感和水墨的韵味,从而也较强地体现了当代山水画家的审美精神。

(说明:本文图片由钱念琪提供,画作为作者周长江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严禁商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