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窗外的庄稼、绿树飞速闪过。从北方到南方,地域风景的不同,透过车窗直观感受。第一次坐高铁的我,除了兴奋,更多的是满怀期待,希望儿子侄女到苏州后能顺利通过面试,尽快入厂,开启暑期打工。
行李箱轮子碾过昆山南站青灰色的石板,发出尖锐的摩擦声。走出出站口,当地人热情地招揽顾客“住宿住宿”“打的打的”……幸好熟人在接站,化解了我们的茫然失措。
七月的蝉鸣在梧桐枝桠间沸腾,我们感受不到丝毫盛夏的热烈。说好的7.1面试,推到了2号。既然来了,就去苏州看看吧,好弥补上次来苏州时的紧张行程,把没有游览的景点转一转。第二天,我们先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都说是苏州园林的代表。随着拥挤的人群走进去,一步一景。穿过月洞门的瞬间,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假山叠嶂间,锦鲤在莲叶下忽隐忽现;曲廊回转处,斑驳的光影在白墙黛瓦上流淌。漫无目的地游荡,看园林工人修剪着百年紫藤,听导游讲述着旧时江南的故事,内心的焦躁竟在粉墙竹影间悄然消解。我们走着看着,忙着拍照。从拙政园出来,已经中午,我们跑到观前街吃饭。白天的观前街,人并不多,有各种小吃。我们在抖音上点了套餐,经过一段曲折的小路才找到饭店。儿子明显饿了,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热透了的我,把套餐里的酸辣汤几乎喝完了。正吃着呢,熟人打来电话,说今年暑假工不好找工作,女孩还好点,能入职,男孩更困难,瞬间心情不美了,我突然意识到这场求职之旅或许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以至于下午去寒山寺的游览也大打折扣。寒山寺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闻名遐迩。碑廊里不同笔体的《枫桥夜泊》让人感受寒山寺的厚重历史,游人敲响的浑厚钟声让人沉静,池里的活泼的锦鲤让人感受生命的灵动……侄女的防晒衣丢了,俩人去问钟楼里的工作人员,可能因为方言的不通,俩人感受不到友好,很跟我发牢骚了,我指着碑文上的《寒山拾得》念给他俩听,也念给心烦意乱的自己。
晚上回去得知,面试又被推到了3号,唉……失落、无助,各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总不能一直呆在家里吧,我们娘仨又计划起第三天的行程,总不能白来。商量过后,我们决定去上海。昆山离上海很近,坐高铁也只是十几分钟,21元。12306上订票,抖音里查一日游攻略。
到上海了,我们像莽撞的飞蛾扑向这座霓虹闪烁的城市。站在南京东路的人潮中,我和侄女不惧炎热在高楼林立的商超里游逛,在和平饭店门前打卡。我们又坐上了开往武康路的地铁。很多人在武康大楼前拍照打卡。梧桐树影在车窗上摇晃,老洋房的雕花阳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转角处的咖啡馆飘出浓郁的香气,邻桌的老克勒用上海话聊着弄堂旧事。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进来。傍晚时分,我们又来到了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性的建筑,让我感受大都市的繁华。我们坐2元游轮回到外滩,游轮载着欢声笑语划过江面,两旁的高楼林立一闪而过,猛然想起一句话:有人生来就在罗马,有人在去往罗马的路上,自己仿佛是多余的存在。晚上7点,外滩的高楼开始亮灯。外滩变得格外迷人,璀璨灯光与江水交相辉映,仿佛无数繁星落入人间。游人如织,他们或驻足远眺对岸的摩天大楼,或漫步于历史悠久的建筑之间,享受着这繁华都市里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第3天,哪都不去了,让孩子们美美地睡个懒觉,准备进厂面试。中午吃过饭后,熟人驾车载着我们去往厂区。到了厂区门口,已有很多人在等待,净是年轻的面孔。开始进厂了,俩孩把签字的单发到了家庭群里,我交代他们好好面试。逐渐有人出来,上前一问,人家都不要学生工,心凉了半截。俩孩也出来了,根本都没进面试室。这些未竟的遗憾,或许正是命运安排的另一种相遇。我们娘仨商量后决定回家,直接在网上订了火车票,14小时的无座车也走。
这场失败的求职之旅,实则是一场与自我和解的奇妙邂逅。生活总在我们执着于目的地时,悄然展开意想不到的风景,而那些等待的时光,原来早已藏着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