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走出焦虑风暴

1

蜕变没有时间表,它总是在我们没有意图它的时候不知不觉出现的;不要担心日期,不要急切期盼,耐心的飘然等待,一段时间后将会不知不觉的出现;我们已经播下了种,现在你可以坐在阴凉处看着什么会发生,种子会发芽,它会开花,但是你不可能加速这个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当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没有人可以干掉焦虑症,也没有焦虑症在控制人们。我们有体验焦虑的智慧,就一定有走出焦虑的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乔布斯传记中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对他的精神导师说想要去日本的一座寺院静心,导师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告诉他:那里有的东西,这里都有。 乔布斯后来领悟道,如果愿意跋山涉水去见一个精神导师的话,往往在你的身边就会出现一位。因为只要在此时此刻灭却心头的烈火,何处不是禅的故乡!

4

像刚出生只有一根香蕉大的小熊猫,在未来几年里会慢慢的茁壮起来,这个过程就叫做「造」。 而后造到了顶点,开始进入物壮则老的转化阶段,也像人到了最壮年后,便会慢慢的衰老,这个叫做「化」。造化是万物不变的运作规则,有了造化万物才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变化规则是由谁来全局掌控的呢?或许它就是「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5

在无常的现实中,我们一定要学会中道观,一定要参透“没有快乐不会包含一定程度的痛苦,也没有痛苦不会包含一定程度的快乐”;人生就是由欢乐与苦难所组合而成,它们是手牵着手地走在一起;

6

在自我疏导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同样经历到好与坏的时光;然而,所有问题都是可面对的,也都是可调和的,每一种症状也都有自己的独特助缘,这一切全部都是进步的良机。

7

在量子物理学中也有著名的“测不准定律”,它反应了人和万物在这个当下都具有本质上的“无限可能性”。测不准定律又名“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凡事有例行就有例外,有例外就有例行,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一些“例外”的可能性,临床心理学必须是广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8

我们在说接纳一切症状的时候,最终最好连“接纳一切”也忘掉,甚至进一步忘记“需要忘掉”的这回事情,这种状态就是我们心理学中所追求的接纳的状态,也即是哲学中启蒙的类似非非的状态。

9

  在达到这个无法言说的“接纳”状态时,一颗心灵需要先明白若想要保持一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也即是说必须在内在空间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有了这个基础,才有更多自然而然接纳的造化过程。

10

有些人在开始的时候的确需要一点点“努力”,然而其目的也是为了达致无需努力。一开始的时候的确需要用点“心”,但其目的也是为了达致无心。正如同智者所言“终于忘记了记住必须忘记”。

11

亲身体验到的真理就是上帝;既存的自然生存法则就是上帝;通过自然法则了解了自我内在心智系统的所有奥秘与真相,就等于看到了上帝。

12

当我无法忍受他人的缺点时,正是因为自己也无法宽恕自性中隐性的不净思想与阴暗面。 人生碰到委屈、羞辱或是在事业上陷入非常艰难困厄的逆境时,我们就把它当作是一种自我人格修炼。

13

完美主义源自于“自我”内在挖掘“自信”的能力不足,抑或当“超我”发现“自我”价值感不足时而产生的一种理想式的代偿主义。一颗不懂得合理释放愤怒的心灵,就形同自己喝下毒药却希望他人自动改变一样荒唐。

14

“心病”是什么,比如何治更加重要。 因为许许多多的心灵不知道“焦虑症状”是什么,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刻一旦它降临在我们头上,我们除了头上安头,以念制念外,都不太懂得需要以怎样的符合自然造化规律的心态去面对它们。于是一次次与真正可以“釜底抽薪”的心禅智慧擦肩而过。

15

事实上,青春期出现性欲望,情窦初开,性幻想和偶尔的手淫行为都是正常的。若用“宗教禁欲主义者的理想化道德标准”去错误谴责普通人青春期的这些正常情感则是不合理的做法。

16

你只需要气定神闲地如明镜之心一般觉知着妄念的生灭过程。你永远都不用去担心妄念会不会造成心灵溃堤,答案是绝对不会的,最终会破碎的只有妄情妄识本身而已,再无其他。

17

在自我调心中一定要灵活且自信地把握“自动调谐定律”的威德与内涵,务必将自我调心融合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皆是无心而为水到渠成。

18

静坐与精神世界的禅定有紧密的关系,而禅定与正念的品质又是乾坤绝配的关系。我们最终需要的不是修出“顽空”或执着禅悦,而是一种“能进能退”的观自在能力。这份能力意味着心灵是弹性的、柔软的、流动的,个中三昧,唯有离开口头禅进入规律的练习体悟中,方能自然而然地收获。

19

停留在焦虑中,看着它燃烧。首先,带着诚实的心,直接去感受求之不得的痛苦,觉察欲求背后的贪婪,慢慢地或许就会看见自己深层价值观背后只是为了填补“自卑”那个不实在的坑洞,所以才会迫切地想要去拥有这个优越感或那个优越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

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这是自我调心火候的分界线。不擅长自我调心的人则心随境转,随波逐流,被各种恐惧性的精神物质能量所束缚,生命层次趋于下旋。而擅长自我修心与调心的人则是把心定在自性上,身虽入境,但心不受预期恐惧的气机所奴役,只要心不被境转,那么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皆趋于上旋。

21

在生命的某个道途中,我们的确不小心沾染了这些焦虑情绪,然而它们只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里,逆境之终必是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朴素道理。哪里有作用力,哪里就有反作用力。

引用自《走出焦虑风暴》,与君共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想写一点东西来祭奠那些年的青春,时而想起一个曾经爱过的人。虽然心的距离远了,但那熟悉的身影总在每一个清醒的夜中模...
    烟别寥阅读 1,580评论 0 0
  • 《培训探秘》中提到,成人学习有其固有的一些特点和指导原则———这些特点是讲师在培训前应该认真考虑的,讲师必须熟悉并...
    木昜先森阅读 1,405评论 0 0
  • 阅读之前篇章请点击——《殇梦醒尘》目录 夜光轻覆王廷,玉宇盈柔,琼阁若梦。 霐岛王廷坐落于霐岛京畿中央,整体又分为...
    文抒苑阅读 2,790评论 1 10
  • 预产期日益临近,但一些准妈妈的神经并没有紧绷起来。像是下面这位准妈妈,刚下完雨就自个出去散步,结果就意外早产了! ...
    瞧那一家子阅读 3,218评论 0 1
  •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面目狰狞,身躯庞大,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每一...
    诺言释天阅读 5,241评论 1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