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知道,过桥米线的故乡是云南;云南人都知道,过桥米线的故乡是蒙自。
我们10月3日从石屏县沿着鸡石高速驱车2小时,一路向南,中午时分到达蒙自市。天气晴好,云彩浅浅淡淡飘在蓝空,气温比玉溪高2-3度,因了这里更接近云南之南。蒙自是云南六大坝子之一,主城区面积30.8平方公里,车沿着红河大道进城,举目四望,一马平川,四围不见山,似乎到了平原大地。这种感觉,在云南一个一个小巧的坝子里住惯了的人,会特别舒畅。
我们到蒙自,就是冲着最正宗的过桥米线而来。
话说云南菜更多小吃,原因主要在于云南少数民族多而人口少,物产较丰而交通不便,26个民族星罗棋布于山川湖野,不同民族饮食习惯各异,差别很大,自古就没有一统之说,云南人不吃满汉全席,历史上也少有贡品贡果,保持了自然天成的各地饮食。所以你在云南行走,会时时被新奇与和谐达成的一致所震惊,农家餐桌上,佤族烤肉与傣族辣咪相得益彰,用汉人的家制火腿焖一盆彝族五色饭,配上西洋红酒,各种新鲜果蔬,一点没有违和感。
过桥米线是云南人甚为高级的一道小吃,更多时候类似于早午餐,周末的上午,懒觉睡够,午饭时间未到,肚子咕咕作响,一家人或三两好友约到一家不错的过桥米线店,上菜又快,样子又丰盛好看,吃来也温爽熨帖,边吃边聊,胜在轻松随意,是对忙碌几日的小憩和犒赏。
蒙自市区,好几家过桥米线都名气大,各有拥趸。不必费心打听,到街上闲逛,看见哪家热闹人多环境顺眼的,走进便是,水准都足以甩你在外地吃的那些连锁好几条街。
我们走进的这一家,首先阵势十足。上午9点,300、400平方米的大堂,几十桌超大圆桌,坐得满满当当,人声如沸。系着白围腰的服务员,两人一组,用餐盘端送一盆一盆的滚汤。大圆桌上,米线和配菜一套套码在盘中,那颜色,煞是好看:
白瓷大盆端上汤来,盆确实如传说中的大如面盆,汤色乳白,被一层清油封了口,看不出热气,这也是当年发明过桥米线那位娘子想出的保温妙招:把一盆滚汤从家捧过南湖,穿桥过廊,到达相公苦读的湖心小岛而不至于变凉,全靠这一层清油。蒙自过桥米线的汤,头晚用肥鸡、猪筒子骨、老鸭、火腿等熬制,一早开锅,汤色白亮者为佳,而不是边锁店中那样黄如鸡汤。最讲究的是汤油,三个字,清,透,香,绝不油腻,更没有像油渣那样的杂质漂浮。正宗店家,头晚熬好的一锅高汤什么时候见底,什么时候店子就打烊,绝不再添水入汤。
过桥米线的配菜也是极讲究的,10几个白瓷小碟,如掌心大小,一个5寸见方的生肉碟,盛有鸡脯、猪里脊、肝、腰花、鳅鱼等切成的薄片,汤一上来,最先放入生肉,几秒钟后,再放一个生鹌鹑蛋,待肉片和生蛋烫熟,再加入豌豆尖、黄芽韭菜、葱花、豆芽、豆腐皮、玉兰片和酥肉片。随着小碟们一只只清空,这时该放入的就是一碗细白糯嫩的蒙自米线。
不管是云南,湖南还是广西,出米粉的地方都会说,好米粉出自好水稻,好水稻出自好水质。云南高原水系盘布,自古稻米丰盛,各地都有值得称道的好米,盛产米线米纷(云南人叫卷粉)也就不足为怪。蒙自米线比玉溪米线稍细,米色微红,倒入高汤后,眼见得一点点褪去微红,通体变得透白。当地朋友说,这是做米线时在米浆里掺入了本地特有的一种红米,增加了粘度和韧度,吃起来更加Q爽。
最后入汤的,就是一小碟黄澄澄的鲜菊瓣。此时汤上的清油已经晃开,热气冒上来,一盆的青白红黄绿在汤中发生着化学反应。我看着菊瓣翻滚,收缩,香气汇入汤里,由衷感叹将菊瓣加入汤料的一定是一位妙人。在云南我吃过素炒玫瑰,也吃过凉拌茉莉花,从没有一种鲜花入馔像菊瓣一样有如此的清透爽洁,它为这一盆鲜香加入了一种脱俗之感。
汤盆内壁,别出心裁地绘上了过桥米线的传说。端秀的字儿竖排,据说只有喝完汤,才看得完。过桥,过的就是蒙自老城南湖公园中的那道石桥,当年在湖心岛苦读的书生和提篮送饭的娘子早已故去几百年,而提篮里的美食,现在叫过桥米线的,已经名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