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文文献写作与阅读

本文为校内教授讲座笔记,转载或其他商业用途请务必联系本人。

科技与文献

1. 消极与积极的科研曲线:(横轴为已发表英文期刊论文数目)

消极的科研兴趣曲线
积极的科研兴趣曲线

科技论文的基本要素

题目,摘要,结论

题目
摘要
结论

注意,结论要最先考虑,最后修改。

引言与正文

在写引言的背景部分时,普遍性->严重性->引出、归纳为某一问题

引言
正文

关于正文部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对于引用别人的方法、不知道该阐述至何种程度才算详略得当的情况,不同审稿人口味不同,可以根据他们的修改意见修改。

2. 对于逻辑性不强的实验结果,放到讨论中说明。

参考文献

一篇小论文,参考文献在40篇左右。要有近年来的新论文。

图表公式

读图
查表

表只是用来读某一个你感兴趣的数据的。

公式

英文文献快速阅读

用户画像

初级、中级、高级读文献状态描述
人脑功能不足以支持获取海量论文信息
注重论文的逻辑

关键:做好逻辑分层

其实每一个部分都能做逻辑分层:

逻辑分层

如果按照顺序阅读,思维需要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反复跳跃。

人都傻了

所以最好能够让大脑保持在同一个逻辑层面活动。具体而言,也就是一层一层地读,先读所有的章标题,然后读节标题,再读感兴趣的节中段落等。

如何应对海量论文

首先对论文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以筛读、泛读、精读、细读的方式对待之。

四种阅读方式

1. 筛读主要是为了确定要下载哪些论文。可以快速浏览: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3)相关性

然后进行分类保存和文件起名。

2. 泛读

读摘要、章节题目、图、结论

泛读

3. 细读

细读

注意要复述,可以检验是否真正读懂。

4. 精读

精读

5.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中英文语言差异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英语水平并不高,再加上论文语言本身就具有简洁、抽象的特点,导致英文文献看起来很难读懂。本章节将主要从句子结构角度告诉你英语也没有那么难。

中英文句子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主谓宾结构

不同点:定状补的位置不同

中英文句子结构
example 1
example 2

因此,在遇到长难句时,要首先提取出与中文体系一致的主谓宾结构。

小结

总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