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口才班有一个录制节目的机会,自愿参加。
“参加节目录制吗?”
“去!”
几天后,吃完午饭
“睡会儿觉,两点还要去排练。”
……
睡醒了
“起来穿衣服了。”
“下午去,明天还去,总去!”
“今天下午是排练,明天是上课。”
“能只去一个吗?”
“反正下午你得去。”
“录像有什么好处啊?”
“可以锻炼一下自己。”
接下来就是各种犹豫,说什么还没有背下来,时间再长点就好了。
他说我就听着,各种解释和鼓励。
最后他还是决定不去。当时我的感觉是“孩子这么没有自信以后我可怎么办啊?”
最后我跟老师说,“……肚子疼,去不了了。”——真是猪一般的妈妈。
谁知老师回复说,“没关系,明天给他补补。”
我跟孩子说了老师的意思。孩子不知道怎么又想通了,又说去!!!
还说什么突然说下午去,没有准备好。怎么是下午才说?当时知道这消息时就告诉他了,今天上午也说了。
孩子的总总表现,连着去两天呀,还没背下来啊……是他内心焦虑的一种表现。
家乡不要被孩子表面的言行所迷惑,而是要发现言行以后的真实想法。这真的很重要!
我估计孩子说,“你能克服胆怯和顾虑,决定去录节目,妈妈觉得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