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地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人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因素,古人把天、地、人之间的散在联系,变成一种可以感受和体验的内在联系呢?
——古人用天、地、人各自的属性。
天和地的属性是自然存在的,是谁也不能抹煞的。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
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而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天地统称为“自然”。
而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如果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又怎么能脱离开天和地,讨论独自存在的理由和可能性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的道理是不是就不难理解了呢?
而如何看待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影响人们思维和观念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分野。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的文化与文明,都是同这个“天人合一”的理念息息相关的。
而西方文化和文明,则由于不是从“天人合一”这样一种宇宙观上建立起来的,则刚好同东方文化和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走了不同的发展之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内容和风格。
有什么根据吗?
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我们先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这部分。
由于人们观察万物和思考问题,都是建立在“天人合一”这个哲学思辨基础的,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系统的思维模式。
比如,《易经》是以天地运行和四季变化来观测和对照世事变幻的。
比如,福佑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亿万子民的中医,她的奠基宝典《黄帝内经》,同样是以天地运行和世间物质的属性----金木水火土五行能量关系的变化来度量人体的世界和生命的运行的。
比如,数千年来,一直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老子的《道德经》,仍然是以天地运行和变化为观测和思辨的基础而写成的。
再比如,中国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完成的系统。都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被称为象形文字。比如“日”和“月”,就是对照着太阳和月亮画下来的。而“日”和“月”合起来,就是光明的“明”字。比如,美好的“美”字,就是画的一个人在跳舞。比如鲜美食品的“鲜”,是“鱼”和“羊”字合在一起而成。我们生活里的鱼和羊恰恰是最鲜美的食品。
汉字的系统和象形,也造就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系统与抽象。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天地贯通,草木与怪石都是点染而成,并无精雕细刻的写实和堆砌。
再比如,东方的建筑,讲求的是系统与和谐。象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苏州园林、寺庙群落的建设,建筑与环境遥相呼应,建筑与建筑错落有致,无不体现出一种铺陈与契合的完美。
等等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明相对的西方文明,由于只是把天看成是天,地看成是地,人看成是独立的人。他们的思辨模式也是这样一种独立分割的状态。
这里并没有说两种思辨模式的好与不好,而是讲不同的思辨模式所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状态。
西方的文字是由字母堆砌而成的。无论多长的字母组,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它所具有的意义,都是人为强加上去的,造成记忆上的负担和变化上的不简练。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不是以天地为体系建立的,而是观测到什么,就分解和认识什么。因此西方的科学包括医学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象瞎子摸象一样,一点一点从错误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所以西方科学过往走过的发展之路,是自我否定之路,也是从自我否定中成长起来。
西方的绘画,是完全的写实,一草一木都务求同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西方最优秀的油画,则以逼真如照片写真为最优。而一些抽象画,则由于没有系统思维做指导,走向了本能和无序的变异状态。
西方的建筑,千人一面的高楼比肩接踵,你想从这样的建筑群里寻找东方建筑里的那种文化氛围,几无可能。
而西方的哲学,千奇百怪,千人千面,各说各话,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和一个侧面想对宇宙和世界做出最权威和完善的解读。其结果是旧的理论不断被淘汰,新的理论仍然的假说和断想,仍然距离认识宇宙和世界的真相相差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