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自我控制
为什么在正式开饭前,大家会一致欢迎把零食从桌上拿走?如果只是怕影响吃正餐的食欲,那仅仅把零食放在那里不吃,不就行了?
为什么我要按月领工资?这样有什么好处吗?一次全领走(无论年初还是年底)或者周期由12个月改成9个月行不行?
有什么办法可以戒烟?
行为经济学对企业家来说有价值吗?
这一部分将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跨期选择:“活在当下”的逻辑
我们10年后享受到的快乐,同我们今天能够享受的快乐相比,其对我们的吸引力极为微小。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跨期选择模型:保罗·萨缪尔森的“贴现效用模型”
如果有两个选项:一个是这周吃顿大餐,另一个是一年后吃顿大餐,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即时消费比未来的消费更具价值——我们在以某贴现率对未来的消费进行贴现(跟折扣相似)。如果一年后吃大餐的效用只是现在的90%,那么年贴现率就是10%。
但问题来了:年贴现率这个东西,很可能是随时间不恒定的。下面一个生动的例子将进行解释:
泰德和马修是网球迷也是好朋友,但他们对现场看网球比赛的观点却稍有差异:
泰德是个直性子,他的年贴现率恒定为10%;也就是说,如果今晚看比赛的效用是100,那么明年就是90,后年是81。每年的效用都会比前一年打一个固定的折扣,这个恒定的贴现率属于“指数函数”。
而马修则不同——他觉得今晚效用100,明年是70,而后年及之后都是63。也就是说,马修第一年的贴现率是30%,第二年是10%,之后的贴现率都为0。
马修在看待未来时表现出的就是“有欠缺的预测能力”——他更加感性,如果今晚的球必须推迟到明年,他会很失望;但如果明年的球推迟到后年,他觉得就还好;如果后年的球推迟到更远,他会觉得没区别——谁能考虑这么远的事情呢?
但你不得不承认,马修才更像一个“正常人”。这种开始时贴现率很高,随后不断降低的现象叫“拟双曲贴现”。如泰德一般贴现率符合指数函数特点的人会坚持自己的计划,而符合双曲函数的人则不会。让我们看下面一个例子:
有一天,他们有幸获得了一次去看温网比赛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比较特殊,需要从以下3张门票中选1张:
A)今年第一轮的门票
B)明年四分之一决赛的门票
C)后年决赛的门票
无疑越是温网锦标赛里靠后的比赛,越是紧张刺激,大牌云集。如果这三张门票都在今年,泰德和马修赋予其的效用分别为:A为100,B为150,C为180。但残酷的是,这些票并不都是今年的——如果想看决赛,他们得等到两年以后。
1. 我们现在问这一对好朋友:你们会选择3张门票中的哪一张呢?
泰德和马修都选择等两年后去看决赛——很简单,如表所示,效用优先。
2. 如果我们一年后,再问他们的选择。
我们发现,马修在一年后做出了新的决定——他不再等了,他要去看四分之一决赛了;而固执的泰德还是坚持去看决赛。
人们会表现出时间偏好的动态不一致性——萨缪尔森如是警告说。然而,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普遍忽视了这一警告,他们沉迷于贴现指数函数,将其视为跨期选择的最佳模型,从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再是普通人马修——“理性经济人”泰德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关注者们都普遍忽视了人性和社会交往的常识或直觉。
消费函数模型:“看的多长远”和“意外之财是怎么来的”
消费函数,是指家庭支出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五位经济学家依次提出了如下模型:
凯恩斯: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将逐渐降低。对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每1000元的额外收入,将带来950元的额外消费,即边际消费倾向为95%。
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950美元会平均分配到三年的消费中——家庭会事先平滑他们的消费曲线。
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假说):人们年轻时会平衡自己一生的消费。额外的1000元收入会被平分到40年中去消费,如果这个人认为自己还能活40年的话。
罗伯特·巴罗:人们会计划给后代留下遗产,并确定后代也会这么想。如果1000元是来自于减税政策,那么他很可能1分钱也不会用于消费,而是全部转入遗赠——因为他知道后代的税负可能终究要变重。
泰勒(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家庭消费不仅取决于财富,还取决于金钱被放入了哪个心理账户。如果退休金计划获得了高回报,那么边际消费倾向甚至可能为负——因为他很可能对未来变得愈发不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消费函数模型愈发成熟和可信,但如果论预测的准确性,凯恩斯的第一个模型往往效果卓越——钱到手了就先花光吧,这又是人们在消费时容易短视的一个例证。
自我控制的策略:承诺、提高屈服成本、单方押注
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意志力”。为了让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不受诱惑的干扰(比如让减肥计划不受零食的干扰,比如让奥德修斯不受塞壬女妖的歌声的干扰),有一些自我控制的策略必须进行:
第一个策略是承诺,即限制自己的选择——比如选择将年薪分12个月领取,或者把诱人的零食从眼前拿走。
第二个策略是提高屈服于诱惑的成本。如果你想戒烟,你可以写一张大额支票给自己的朋友,如果他看见你吸烟则你必须给他兑现支票。
第三个策略是“自己单方押注”,比如“不写完作业不准玩游戏”。
一个小插曲是,在心理学家研究“自我控制”课题时,曾对一群四五岁的小孩子们做过“奥利奥的诱惑实验”,以观察孩子们自我控制的方式——比如从饼干那里转移注意力等。每个孩子都必须选择1.现在吃一块饼干,或2.等实验人员过一会儿回来,吃三块饼干。每个孩子能坚持拒绝奥利奥诱惑的时间差异很大,平均是11分钟。但令人惊讶的是,当实验人员在这个“奥利奥实验”结束的十年后,再次联系到这些长大了的孩子后,发现他们当年能够坚持的时间长短,很好地预测了他人生中很多重要事件的结果(高考成绩、职业发展、是否吸毒等)。“意志力”或“自控力”,真的是孩子们亟需培养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自我控制的心理模型:计划者与行动者
泰勒与赫什·谢弗林共同提出了“计划者与行动者”模型——从本质上说,自我控制意味着冲突,而冲突就需要至少两个角色(虽然这两个角色存在于一个本体之中)的参与。泰勒为这两个角色选择了“委托-代理模型”来描述两个自我的关系。
计划者是委托人(老板),她将决定权留给一组行动者(代理人,员工),但可以用奖惩措施来影响行动者的决定,或者是采取强制性措施(比如承诺策略)来限制行动者的选择。假设有10根能量棒作为一个人10天里唯一的食物,那么计划者会希望每天吃一根,甚至更希望有10个保险箱,每天自动打开一个,以限制自己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因为嘴馋而吃掉2根或更多。但10个行动者(对应每天)是自私的,除非让“第一天行动者”为”吃掉了后续行动者的食物“而感到内疚,不然他会吃到自己的效用递减到负值时,才会停止。
然而这里的问题是,计划者想让行动者“内疚”,则需要付出努力(其实是在运用意志力),也因为内疚的痛苦而减弱了吃能量棒带来的效用。因此看起来不如我们把外部规则都制定完美(比如“保险箱”)。但规则并非那么容易建立,且即使建立也终究有利有弊——12个月的工资让你花钱更有计划,但也可能在你遇到一件要花很多钱的急事时无计可施。
企业决策案例:心理账户与自我控制的应用
在第二部分(心理账户)的读书笔记里,我曾提到过“即时消费,长期享受”的圈套让顾客感觉不错,同时商家数钱到手软。事实上,泰勒还提到了更多的方法帮助一家企业盈利——我在想,读完这本书,一定要有的收获是:如果我在楼下开一家小餐馆,我一定要有一系列举措来保证我的馆子开的下去且利润可观——而这些举措都源自行为经济学。
针对小滑雪场改善财务情况:
1.把利润空间本就不大的小收费项目,直接改成免费;另一方面提高入场票价。
2.在滑雪季到来之前,打六折出售10次滑雪套票。这仍然是即时消费+长期“免费”享受的套路,且对商家来说,提前入账真是再好不过了。
3.购买10次套票的顾客,平均只会来6次。当他们询问剩余没来的次数能否在下一年继续兑现时,商家的回答是“如果你再买新一年的10次套票,那么去年的就可以继续用。”顾客感到很舒服、很公平——然而没有理由表明一个去年只来了6次的顾客,今年会来14次。无论顾客最终买不买新年的套票,他们对滑雪场的销售模式却是十分满意。
4.如果天气不好(没有雪),那么滑雪场会送一张五折优惠券,给那些全票购买的顾客,供他们下次使用。这一点非常吸引人——甚至让套票顾客放弃了使用六折的套票,也要在这次买一张全价票。
针对通用汽车处理老款汽车:
让顾客在“返现”和“低贷款利率”二者中选择一种优惠方式。事实上返现远不如低利率来的诱人——这是框架效应,因为返现的数字比起汽车全价来说太小了,而2.9个百分点比10个百分点则看起来划算了太多。
小结:本章关键词
贴现效用模型 拟双曲贴现 自我控制 承诺策略 计划者与行动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