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以十八世纪欧洲战争为背景,分析当时作为主体参战的群众,他们的心理特征,借以表达对法国民族文明的失望与不满。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是法国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作品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

作者以为,群体的感情和思想会转移到同一个关注方向上去,独立的个性会消失,形成集体心理。而作为群体,不管它是什么性质的,都比独处时的个体要愚蠢的多。联系“中国式过马路”来理解。对于众多不守交通规则的人来说,处于一整个大的“不守规则”的群体中,这种行为是安全的,是有“正义感”的。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安,也会有“法不责众”的想法,所以这个愚蠢的群体在行使这个行为时常表现出不置可否的“理直气壮”。

“一个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凭另一种无声的力量所主宰”,群体在支使行为时会有明确的目标,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是完全服从与群体中的领导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我们发现了群体人的问题,为我们敲响警钟:一定要保持独立的自我,不能泯灭大众中。

作为群体中的我们,我们待事待人都极易受到他人暗示,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也常常遵循着:大家都那么对他,那我也要这么对他。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暗示而无意识地产生自身该动作的行使。除此之外,群体还冲动、易变,并且善于将情绪无限地放大化,甚至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道德品质。

这本书带领我们身处群体中的人,亲自去发现我们的问题所在。让我们不会一直行尸走肉地活着,而是主动去寻找突破。而对于刚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本书也为我们看待社会群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非常适合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卷 第一章:群体的分类 把这些群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异质性群体a.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b.有名称的...
    我的读书笔记薄阅读 362评论 0 0
  •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在做出判决时,其智力水平无关紧要,陪审团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已经知...
    我的读书笔记薄阅读 431评论 0 1
  • 乌合之众 第一章:群体的一般特征 构成群体有两个条件:(1)个体的个性消失;(2)感情与思想关注同一件事情。群体的...
    我的读书笔记薄阅读 299评论 0 0
  •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只有最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他们强烈的信仰使领袖的话具有极大的说服力。聚集成群的...
    我的读书笔记薄阅读 496评论 0 0
  • 一觉醒来,拿起手机,十分震惊。 “我去,什么鬼啊,假球吧,怎么可能啊。” 喜欢足球的球迷会在这个时候明白我在说什么...
    toysman阅读 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