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部分银行同事看上去都是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也许这样的性格才能做好相关的工作,我也一样。
最可怕的是,我们的生活有时和看上去一样的没有波澜。
如果有人问我,“西西喵,上班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呢?”“哎,上班回家这么累,除了葛优躺,我什么都不想干。”“那周末呢?”“周末我都贡献给了逛逛逛和吃吃吃呀!”“还有呢?”“种草下一次的逛逛逛和吃吃吃呀!”“………”估计对方会感受到我这个人的无趣。
然而,我的一位同事最近引发了我们的朋友圈刷屏,原因并不是他工作做得多么的好(其实我们运营类的工作,不出错就是好了),而是因为一个机构为他拍的小视频:一个教大家做空气凤梨插花的视频。这位同事我们现在称他为“小哥哥”,视频里号称插画社区最帅的小哥哥,评论中都是惊呼被撩到了要到我们这里来找他的小姐姐。
没有人认为他不务正业,因为作为小主管他的工作几乎不出错,他生活非常的有情趣,座位上总是摆着“野兽派”的鲜花,拍旅游照也非常的拿手,照片中总是充斥着阳光的气息。领导们都转发了他的视频,是的他给人的感受是:控制情绪非常好,能在各种兴趣爱好中消解掉不良情绪,所以对枯燥的工作从来也没有抱怨过。
我们都好喜欢这样的人。
最近在看Susan Kuang的一本小书《斜杠青年》,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未来某一天,如果智能机器人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生产者,那么人类说不定就不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去进行生产,只需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好好享受生活即可。若真是如此,那每个人都将过上贵族般的生活,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将我们变成工作的机器,而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还拥有高品味的生活。这会不会是人类的终极生活方式呢?”。
有可能。
就看看现在的趋势吧,银行大量的项目都和智能语音和各种机器人有关系,那下一步是不是就会有大量的服务可以转移到智能机器人上了呢?当各行各业都智能化了,那解放出来的我们又要做什么呢?
我又拿什么去逛逛逛和吃吃吃?
可能危言耸听了,这个大趋势应该不会这么快,所以我还可以在这个机器一般的工作上呆一段时间。
但这促使我思考,不知道有多少人从事的是自己非常热爱、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工作。但像我这样螺丝钉一样的工作着的人,一般来说工作是谋生的手段。所以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并不能用来定义我们自己。更何况很多职业在一些人眼中是有偏见和思维定势的。
那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车吗?用房子吗?用钞票吗?
我喜欢书里的一句话:“工作只告诉他人你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维持生计,工作外的身份则体现了你是谁,喜欢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如果失业了,我做什么呢?
如果没有爱好,那还是去做一个机器人吧。
我想学习烹饪、瑜伽、艺术;我想保持阅读、欣赏音乐与话剧;我拒绝沉闷;我想有,鲜活的一生。
我是西西喵
2018年开始认真写作认真生活
想做一个温暖而有趣的人
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