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穿珠结网,构建网络 在复习过程中,理解和记住知识结论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如果不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去,那么获得的只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缺少应用价值的。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识,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能根据网络结构找到其他的途径。
二轮复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引导学生构建网络,在许多辅导书中也有归纳好的知识结构。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 提高从图表、图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 怎样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会知识的迁移非常重要.而且考纲中特别强调了从图表、图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年高考试题,图表题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那些图表题虽不是教材中的原图,但它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对教材内容和图表的变换、深化、拓展,使之成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来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若以图形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就很容易出错,所以复习中要强化提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3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备考复习中要特别注重挖掘教材潜在的实验与探究因素。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才能临阵不乱。
4 以课本为本
读:首先是泛读即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
背: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方法等要背熟。
默: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以确保准确无误,由此学会用生物学语言答题。
形成网络:高中生物学知识多而零乱,二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内容,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以知识的交汇点为纽带,把三本高中生物书融为一体,前后贯通。通过二轮专题复习疏理前后左右知识的联系,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森林就是知识的网络;树木就是各个知识点。通过一轮复习要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串、结成线、形成片。知识网络的形成是一轮复习的重要目标之一,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整合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检索,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
突出主干: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必考点,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5 学会抓住命题者意图,会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很多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考生看到高考题目后要仔细、冷静地审题,找出题干没问的关键点,而不能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答思路去回答问题,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答非所问。理综试卷中有的试题考查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隐蔽,从题干很难一下子就发现题目具体考的是什么,考生应该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种设计思路的题目,题干不但素材广泛,而且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回答这类试题时,考生往往不知道从哪下手,也就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这实际上反映了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加以强化。
6 安排习题训练
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如果在课堂上习题的讲、练过多,将影响到专题的复习。所以根据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理综试题特点,教师有必要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应将试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选择出来,安排学生练习,并指导学生就审题、分析、解答三个过程逐一过关。在每个专题复习中,选择历年高考题中综合性强、易答错的试题,集中分析评讲;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高考题,根据高考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学生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自己漏答、错答的原因;师生共同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答题得分能力。
在习题课的安排上,按照不同的题型进行分类,有计划地集中选择某一类型的试题集中分析讲解,如信息题、图表、数据、曲线题、实验题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题型,如何进行分析、判断;如有效信息的提取、曲线升幅度、斜率变化特点、曲线拐点的含义等;习题课还要解决学生审题不仔细的毛病,特别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题,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答题,要注意题中信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