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说绘画心理学day41

语言是有催眠作用的,它会形成一种巨大的能量,根植在孩子的内心,挥之不去。那种重复的负面语言——指责、谩骂、唠叨,对孩子的大脑是有极大损伤的,可以在很多年里持续造成伤害。在一些孩子的漫画中可以看到指责谩骂的画面,因此可以推测,他们是因为在生活中耳濡目染,才会画得惟妙惟肖。

这幅图是9岁男孩随手涂鸦的小人,这些小人帽子和衣服上都带着纳粹的标志,正在指责、咒骂。孩子一定常常看见这样的情景,才会把动作和表情画得那样惟妙惟肖,孩子把人物假想成法西斯,也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达。下面图这个12岁女生把妈妈画成了碎碎念的唐僧,写下了妈妈的话:没有好成绩啥都没有啦!记得出门要穿衣服!怎么还不去学习?这么晚了,还不去睡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你要是有她一半就好了!你再不努力学习,以后会变成一个没有用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我对你那么好,你都不领情。你怎么才考这一点分,考砸了别来见我。

看了孩子的画,你能听到了她的潜台词:“妈妈,你别唠叨了,我都烦死了,如果你不唠叨,我或许会早点睡觉、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但是你老是这样,好像我是个白痴,反正怎么做你都不满意,我什么都不想做啦。”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越来越丧失倾听的兴趣,还会被激发出一种“唠叨免疫力”,也就是选择性耳聋,只要一遇到类似的唠叨,不管什么内容,善意还是恶意,他都会立刻关闭耳朵。

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命令孩子做一件事太简单了,但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却太难了,那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学习和改变自己。

学习的第一步,先了解孩子!看画读心,共情养育!走进孩子的心就是如此简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房子的意向 房子是孩子成长的场所,代表内心的安全感,也象征着这个孩子的心房。 房子巨大无比,代表孩子渴望亲情或是有...
    满奕教育阅读 4,629评论 0 0
  • 安全感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也和安全意识相关。 一个孩子安全感过高,就会缺少安全意识,容易被欺骗和伤害,而安全...
    满奕教育阅读 825评论 0 0
  • 线条所解读的孩子的持续力爆发力 线条画得长而稳定,代表孩子有很好的持续力,也代表有“顺”的能量。这种状态的优势是可...
    满奕教育阅读 1,261评论 0 0
  • 绘画疗愈活动的必要性 很多家长都以为,我们让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孩子未来打算,是给孩子的长远保障。 但是更长远的利...
    满奕教育阅读 1,631评论 0 0
  • 孩子的画在说什么? 艺术和心灵的关系是天然的,孩子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也是天然的,当我们把这些天然的关系挖掘出来, 解...
    满奕教育阅读 8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