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
目的:测试用例概述、黑盒测试技术及分类
测试用例设计:是将软件测评的行为活动,做一个科学化的组织归纳
设计一个情况,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达到程序所设计的执行结果。
测试用例的好处:
1、 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
2、 令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3、 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少量修正便可进性测试,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4、 测试用例的通用化和复用话则会使软件测试易于开展,并随着测试用例的不断精华其效率也不断攀升。
黑盒测试
试图发现端错误:1、功能不正确或遗漏 2、界面错误 3、数据库访问错误 4、性能错误 5、初始化和终止错误等。
方法:1、等价类划分法 2、边界值分析法 3、错误推测法 4、因果图法 5、判定表驱动法 6、正交试验设计法 7、功能图法
依据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划分法
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
定义:是把程序的输入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一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等价类: 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有效等价类 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使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结构的集合
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则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 与有效等价类定义相反
等价类划分原则:
1、 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2、 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3、 在输入条件使要给布尔量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4、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嘉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5、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要给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金和推杆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的角度违反规则)
6、 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确定测试用例
根据已列出的等价类表,按以下不走确定测试用例
1、 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最后使得所有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所覆盖
3、 设计要给新的测试用例,使其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使所有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边界值分析法:
是通过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 不仅重视输入条件边界,而且也必须考虑输出域边界
边界值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了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得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1,比最大个数多1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 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①
4、 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②
5、 如果程序的规则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择集合的第一个i而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7、 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错误推测法
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基本思想:是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如:程序只能输入数字,测试时可以输入字母进行测试。
因果图法
是从自然语言书写的程序规格说明的描述中找出因(输入条件)和果(输出或程序状态的改变)通过因果转换成判断表
基本符号 Ci表示原因 Ei表示结果
各个节点表示状态,可取“0”和“1”,0表示某种状态不会出现,1表示某状态出现
恒等 非 与 或 上或下与
E(互斥) I(包含) O(唯一) R(要求) M(屏蔽)
步骤
1、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书的描述中:原因和结果
2、 分析程序规格说明描述中语义的内容,并将其表示成连接各个原因结果的“因果图”
3、 标明约束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5、 为判定表中每一列表示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判定表驱动法
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的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较明确
判定表组成:
条件桩 条件项
动作桩 动作项
判定表建立
依据软件规格说明
1、 确定规格个数
2、 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3、 填入条件项
4、 填入动作项,制定初始判定表
5、 简化,合并相似规则或者相同的动作。
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条件
1、 规格说明以判定表的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2、 条件的排列顺序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3、 规则的排列顺序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4、 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5、 如果某一规则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无关紧要。
正交试验法:
是从大量的试验数据中挑选适量的、代表性的点,从而合理的安排测试的一中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
L8(2的7次方)
8表行的数据(试验次数) 2表因子的水平数 7表列的数目(最多可安排的因子数)
在行数为MN(M,N为正整数)型的正交表中,试验次数(行数)=(每列水平数-1)的平均值 +1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提取功能说明,构造因子—状态表
2、 加权筛选,生产因素分析表
3、 利用正交表构造测试数据集,正交表的推导依据Galois理论
优点:
1、 节省测试工作工时
2、 可控制生成的测试用例是数量
3、 测试用例具有一定覆盖率
功能图法:
是用功能图形象的表示程序的功能说明,并机械地生成功能图的测试用例。
功能说明:①静态说明:描述了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动态说明:描述了数据的次序或转移的次序
功能图模型:①状态迁移图:用于表示输入数据序列以及相应的输出数据
由输入数据和当前状态决定输入数据和后续状态
②逻辑功能模型:用于表示在状态中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只适合于静态说明,输出数据仅由输入数据决定。
一种黑盒和白盒的混合设计
从功能图生成测试用例的过程
1、 生成局部测试用例
2、 测试路径生成
3、 测试用例合成
4、 测试用例的合成算法
场景法
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进行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
基本流+备用流=场景法
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经过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来完成整个场景。
基本流(黑线):
是经过用例的最简单的路径;无任何差错,从程序开始直接执行到结束
备选流(不同颜色表示):
一个备选流可能从基本流开始,在某个特定条件下执行,然后重新加入到基本流中,也可以起源于另一个备选流,或终于用例,不再加入到基本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