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副校长王绵之传略

国医大师王绵之生于1923年,是江苏省南通市一个中医世家的第19代传人。

  王绵之的父亲王蕴宽是上世纪20年代南通地区家喻户晓的名医。王绵之15岁便开始随父亲识药辨病,接待病患,背诵汤头本草,积累了丰富的中医知识和临床实践。四年后,年仅19岁的王绵之便正式挂牌行医。他医术精湛,很快便声名鹊起。


  中医历史十分悠久,但数千年来中医只有本草学,方剂及理论散于各家著作中,并没有系统的方剂学。而这项空白,就是王老在上世纪50年代填补的。

  1947年,他通过国家考试获得了合格的中医师证书。1955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一年后,直接在校任教,并且筹建方剂教研组。开始创编、审定《中医方剂学讲义》等多部中医教材。1957年7月,王绵之又到北京中医学院担任了方剂教研室的主任。

  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中,中医方剂学在他手中逐渐成型,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方剂学创立后,被视为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必修基础课程。方剂学科的建立,沟通了中医和中药,衔接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为中医院校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 方剂学》教材的编写,王绵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整套中医方剂学的教学方法,培育了无数精英学子。

  我国的中医教育一直是王老放不下的心头之忧,他对人说,中医院校教育这么多年,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还是成功的,但是不完善.必须要有再教育、后续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提高来进行补充,这甚至要比前期的教育更重要。中医教育不能只靠中医院校,还要靠政府行为和社会力量,还有中医自己。

  1984年,王老出席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的成立大会,担任了光明函大的副校长。他曾经为中医方剂学撰写的教材,也部分被光明函大的教材沿用。


  2008年12月,王老被北京市授予“首都国医名师”的称号。

  2009年5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王老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2009年7月,王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6岁。

生前,王老曾对人说,中医不要怕别人反对,关键是自己站得直不直,中医自己要争气。治好疑难病,不是为自己出名,而是为中医争光

  今天的我们不难看出,这段话中蕴藏着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目 录 摘要······...
    guoaiqiang阅读 5,948评论 0 5
  • 风儿,劫持了谁的青鸟 每一只,都浸透海水的味道 雨,打湿了 闲云野鹤的羽毛 一只又一只呼啸而过 掀起骇浪,惊涛
    红学砖家阅读 475评论 0 9
  • 失而复得倍加珍惜!有些可以,有些不行,有些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得之,必倍加珍惜。珍惜当下! 对某一个特定人的爱情...
    敬恒教练阅读 587评论 0 0
  • 在中国,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青年人因为找不到方向而出糗。请善待路痴患者,温暖他们的心灵 —— 来自关爱路痴者协会 以...
    Monkey部落阅读 1,245评论 0 1
  • 三月,阴晴不定的天, 恰如你善变的心情。 打开的窗扉, 一面对着书桌, 一面对着繁花落尽的晚春。 你伏案在看什么 ...
    读云轩札记阅读 1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