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姐姐即将退休,这段时间谈论的话题都是怎样养老?他们的子女大都在外省,有两个还在国外。
我们都是六七十年代生的,都是响应国家政策只生一个好,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现在老了,退休了,儿女都不在身边,该怎么办?
我哥哥的女儿在澳大利亚读博,远隔重洋。这几年,他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小毛病不断,前阵子,痛风发作,走路困难,家和医院来回跑都很艰难,这时候特别想念远隔重洋的女儿,羡慕那些儿女在身边的老人。
而儿女在身边的老人呢?说说我的邻居吧,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腿脚不便,拐杖是从不离手。她养了四个儿女,刚开始老人四家轮流住,随着四个儿女的孙儿出生,四个儿女要各自带孙,忙不过来,莫法照顾,矛盾重重,最后商量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
还有一家两个老人,常年身体不好,子女又是上班,又是医院,又是菜市场,几头跑。两个老的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商量着也把自己送进了养老院。
养老院好不好?
档次高的养老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医务人员,护理人员配备整齐,一人一个房间,电视,洗衣机,冰箱都有配齐,老人住在那里就像是去度假,但费用很高的。
一般的养老院几人一个房间,集体宿舍,设备一般,护理人员少,就像是全托的幼儿园,费用也就低。
做养老护理员活脏而且不受人尊重、工资还底工作时间有长,不自由。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要干的也是四五十岁的人。
当前,我国有2.49亿老年人和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现有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30万,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因而在养老院,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也是自己照顾自己,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靠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少,一人要照顾多人,忙不过来,服务也就跟不上。
养老院只能解决看护和同龄人社交之类较浅显的问题,但是那个环境缺少生活中的烟火气,每天面对都是暮气沉沉的老人,周围熟悉的人一个一个都走了,想着不久就会轮到我,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
最近几年兴起了另一种养老方式,抱团养老。
一群志趣相投的老人,不想打扰子女的生活,不希望孩子在父母和家庭事业之间周旋,他们结伴找地养老。
他们生活在一起或旅游,或看书,或种菜。过着田园般的生活。互相帮肋,互相扶持,一起过着属于他们的老年生活。
台湾50多岁的李伟文与其他12组家庭在台南建房养老,美国德州的四对夫妻,中国耿婉与她的15位老友,浙江余杭的13位老人都选择在乡下一起居住,日本78岁的村田幸子召集7位对此感兴趣的老人共同生活了10年。
但是,抱团养老也有弊端,老人们几十年的性格,生活习惯已经形成,固化,很难改变,在一起生活后在琐碎的问题上就会产生矛盾。比如有的不讲究,穿着顺便,夏天光着膀子,有的睡觉打呼噜影响他人休息,有的什么事都计较,爱唠叨,怕吃亏等等,其实最重要的是,健健康康没病还好,病了就医照顾就成问题了,最后也就只能热乎劲过完,也就散了。
预计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这样说来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那么,我们老了,怎么办?
德国一些老人厌倦养老院里单调生活,于是过起了"老少搭配”的养老生活。他们把自己的房子低价或免费提供给年轻人和他一起住,但前提是年轻人必须承担部份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陪老人聊天,打扫花园,外出釆购等。
日本已进入“百岁时代”,他们釆取的是居家养老和介护政策。也就是儿女白天把老人送到介护所(相当于养老院),晚上又把老人接回家,跟小朋友上幼儿园一样,这样白天晚上都有人照看。
我们中国还是以传统的居家养老为主,老人大多跟着儿女一起过,在这自己能自理时,帮孩子忙,自己不能自理了,儿女要么自己照顾,要么请保姆照顾。
总之,我的选择是和哥哥姐姐结伴养老,大家是亲人,生活习惯彼比熟悉,志趣也相投,彼此照顾,彼此分担,一起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