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你曾认为无比正确的事,后来发现真的错了?

哪些你曾认为无比正确的事,后来发现真的错了?


以前我一直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我明白了事实未必如此,「在人间建立天堂,便是打开通往地狱之门」。


我在咖啡馆前踱来踱去,思考着「善」「恶」的辨证关系。如果思考出了这个问题,我想这世间所有人性的问题都能一劳永逸,迎刃而解,我这样想着。

“别想了,陪我来这边喝杯咖啡吧。”一个中年男子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行,我必须走来走去,才能更好地思考。”我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坐下来吧,我能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男子一幅神秘的样子,并帮我叫了咖啡。

“请快点开始吧,你说善与恶中,善良的品质对于人类是否至关重要?”

“年轻人,别这么着急,刚上的咖啡先尝一下。”

于是,我呷了呷咖啡。

“是不是很苦?”

“嗯嗯,是有点。”他这么一说,我就跟着吐了吐舌头。

“是不是有点精神了。”

“嗯嗯,是的。”

“我做了一件坏事,我处处布施恶行,我是一个邪恶的人。”

中年男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使我有点找不着北,满腹狐疑的我开口问道:“为什么这么说?我也只是与你一面之缘。”

“你这么快就把我甄别成一个善良的人使我受宠若惊。”男子爽朗地笑了起来,继续说道,“我明知咖啡是苦,却令你尝苦咖啡,这是我的罪恶。”

“这算哪门子罪恶?”我越来越纳闷。

“你要知道,这世界上的人,他们向来是贪甜避苦,好逸恶劳的。而我明知咖啡的苦,明知人性使然,却欺骗你品尝疾苦,这是我的罪过。”

我总觉哪不对劲,但依然耐着性子,继续听他说下去。

“你喝完咖啡之后感到精神,是不是正因为我的恶行起了效果?”

“什么效果?”

“是我令你品尝疾苦,却让你得到了正反馈的东西--精神。”

“这么说来确实如此。”我心中默许。

“善良的品质确实很重要,但不是所有善良都能获得正确的回报的,可秉持邪恶就有可能如此。”

“这不可能,照你这么说,人人都应该秉持邪恶了?”我激动地反问道。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选择的权利,选择善良也是,选择邪恶也是。”中年男人看了我一眼,依旧耐心地接着说,“而这个权利的重点就在于‘利’字。”

“利益?”

“举个例子,经营一家企业,需要资金流支持,而作为经营企业的部分利润所得,都将重新复投于企业之中,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利润。那么企业主会怎么做呢?

中年男子抿了口咖啡,继续讲话接上。

“他自然心中所想的是希望公司所创造的蛋糕越来越大,于是他将会拼命减少开支,增加企业盈利,使利润最大化。此时就将出现企业主迫使员工加班,使员工产出更大的价值,这样蛋糕就能越来越大,这是企业主选择恶的原因。”

“而员工心中所想的是希望从公司分得更大的蛋糕,于是他们拼命工作,提高工作完成度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是他们选择善的原因。”我顿时就开了窍,随着他的逻辑将话脱口而出。

“那倘若每个企业都坚持善良,令员工利益最大化呢?”

“在人间建立天堂,便是打开通往地狱之门。”男子顿了顿接着说,“曾经我也像你这么想,那可能就没有企业产生,或者说没有人愿意去当企业主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如此运作下去的企业,最终会渐渐走向消亡。”

“是的,没有一个企业是为了做慈善而生的。”

我在座位上豁然开朗,之前在脑中关于「善」「恶」的矛盾也被解开了。

中年男子似乎意犹未尽,又神神叨叨地撂下了这么一句话。


“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良的意愿铺就而成的。”


然后,他将咖啡一饮而尽,颇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风范,颤悠悠地走上了回家的路。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愿诸位正如鲁迅所言,即便是坚持善良,走上一条面对着邪恶黑暗的荆棘道路,但依然要坚持那份微亮的善良之光。



即便是偏见,但也要看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