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付出一万却收获万一,青春的美好希冀竟要以如此苦涩的幻灭之痛来偿还。痛苦、疾病和不幸,重重地压在天平的一端。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他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少年时幻想远大前程,身体的残疾给他套上了种种限制,整个青春期都被孤独环绕,没有朋友,缺乏关爱。他没有哪一次不是做出自认为最好的选择,结果却一败涂地。有些人条件不比他好,却成功了;有些人条件远比他好,却失败了。一切似乎都纯属偶然,雨落在义人身上,也落在不义的人身上,这一切都没什么道理可讲。”
——生活中苦难总是大于幸福,是苦难组成了人生,能做到的,只是在玻璃碴里找糖,在苦难的生活中寻找到一点点能够让自己坚持走完这困苦一生的希望和幸福。有时候,这种纯粹的幸福是不存在的,有时候,与苦难的一切比,没有那么难熬的日子,也就是幸福了吧。
8.“人降生于世,受苦受难,最终撒手人寰。生活没有意义,活着也没有目的。一个人降生与否,活着还是死了,都不重要。生命微不足道,死亡亦无足轻重。”
——从生命的起始来看,降生,最终归于死亡,是人类逃不过的宿命。金钱名利在其中只能说是点缀。这一生,都在为活着而工作,为了更好的活着而努力。可是,也正是为了活着本身,我们才努力,才拼搏,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才不知足,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或许,有的人追求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活的丰富程度。努力经营好生活,用一切东西填充出生和死亡中间的距离,才是生活的意义。
9.“织工在地毯上编织出精美繁复的图案,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给自己审美的愉悦。一个人也可以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编织符合自己审美的图案;如果认为人生不由得自己掌控,也可以认为是生活本身呈现出了这样的图案。编织人生的图案这件事并非必要,也没有意义,纯粹是编织者为了自娱自乐。也许他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所有的行为、感受和思想,编织出或规律、或繁复、或斑斓、或美丽的花纹;也许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过是一个幻觉,也许一切都只是一个亦真亦幻、荒诞不经的障眼法,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图案看上去是什么,对他来说就是什么。生命的河流从无有之泉涌出,又永不止息地流向无有之海。一个人只要意识到人生无意义,一切都无足轻重,就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各式各样的纬线,把它织入人生漫长的经线,最终编织成自己的人生图案。有一种图案最常见,也是最完美、最美好的,它描绘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从结婚生子到艰难谋生,最后离开人世的画面。但有些图案却错综复杂又精美绝伦,没有对幸福的寻觅,也没有对成功的追逐,但如果你仔细欣赏,也许能发现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有一些人,如海沃德,人生的图案尚未成型,便被盲目而漠然的命运斩断,好在人生并没有意义,即便戛然而止也毫不重要;另一些人,如克朗肖,他们的人生图案常人难以理解,需要转变视角和旧有标准,才能理解其存在本身就是其存在的理由。菲利普认为抛开了对幸福的追求,他就摒弃了自己最后的幻想。如果用幸福与否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一生未免千疮百孔;可现在他意识到,也许可以用幸福之外的标准来衡量,这让他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幸福和痛苦一样,都不重要。二者正如生活中其他所有细节,都只是为了让他的人生图案更加丰富。他仿佛瞬间凌驾于自己的命运之上,他的人生境遇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影响他了。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只是素材,是为了增加他人生图案的复杂性,走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刻,他就可以为完成了这幅作品而欢喜。这将是一件艺术品,它的美丽不会因为这世上只有他一个人知晓它的存在而减损半分。而在他撒手人寰的那一刻,这件作品也将随他一起灰飞烟灭。”
——一朵花不会因为别人喜不喜欢都会盛开,在意的是盛开的过程,过程中,努力突破种子外皮的坚强,努力破土而出的执着,努力吸取阳光雨露的滋润,努力绽放花苞那一刻的欣喜。这其中的种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审美吗?不是,是为了让自己经历过这一切,感受过这一切,才不枉成为一朵花,走完一朵花的一生,直到凋零,归于尘土。
10.“生活就像做苦工,我会尽力而为。只管埋头苦干,自求多福。”
11.“对于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无休无止的奔波劳碌,既不美好,也不丑陋,只需要默默接受,就像接受四季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