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郁 林
近日上课文《祝福》时提起了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有同学问:
鲁迅也有爱情啊?
我笑了,鲁迅不止有爱情,还是惊世骇俗的爱情,集齐了狗血剧情的师生恋、婚外恋、隔代恋。
▼ 朱安:一生无安 ▼
既然有婚外恋,就有“婚内恋”。可在婚内,鲁迅有婚无恋。鲁迅的合法妻子是朱安,一个裹小脚的旧社会女人。都知道,朱安是鲁迅的母亲为其包办的婚姻,二人的婚姻有名无实。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鲁迅对朱安就是妥妥的冷暴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离婚,但一年到头也跟她说不上几句话。骨子里,鲁迅是完全看不上这个小脚女人的。朱安就像一件物品,一只蜗牛,一生活在鲁迅的阴影里,诚惶诚恐,小心翼翼。
当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一封病危的书信召回,到家方知母病是假,成婚才是真。大孝子鲁迅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反抗这门包办婚姻,从那时起,朱安成为了一个尴尬的人。
当时,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我们熟知的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都是包办婚姻。
胡适3岁丧父,由寡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母亲为他订了娃娃亲,23岁,留学结束,已成为博士和北大教授的胡适回乡与江冬秀完婚。胡适一生多情,有数段绯闻,却始终没有抛弃结发妻,对江冬秀不只负起家庭的责任,还有精神上的关怀。还与妻子育有两个儿子。
闻一多更是堪称楷模。他与妻子高孝贞也是包办婚姻,他也曾经满腹怨气,消极抵抗,但最终把包办婚姻经营成了夫妻比翼双飞的美满婚姻。有史为证:
闻一多虽然对婚姻极端不满,但仍然对妻子采取关心和负责的态度。蜜月过后,高孝贞按习俗回娘家,闻一多于回校途经武昌时,专门写信给父母,要求让她早日回来读书。信中说:“我此次归娶,纯以恐为两大人增忧。我自揣此举,诚为一大牺牲。然为我大人牺牲,是我应当并且心愿的。如今我所敢求于两大人者,只此让我妇早归求学一事耳!大人爱子心切,当不藐视此请也。……如两大人必固执俗见,我敢冒不孝之名,谓两大人为麻木不仁也。”
刚结婚,闻一多便强烈主张让妻子读书进步。赴美留学后,继续关心妻子的学习情况,写家信时经常询问和叮嘱,而且从精神上鼓励妻子要有志气,努力成为一个有学问、有本事的人。
在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下,高孝贞刻苦学习,不断进步,读书见解常与夫君不谋而合。
在青岛大学任教时,闻一多与女教师方令孺暗生情愫,一时闹出绯闻,但他当即回乡接来妻女同住,谣言不攻自破。闻一多能理智地处理婚姻之外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始终考虑妻子的感受,实属难能可贵。
闻一多在清华大学任教时,生活宽裕,他每周六晚上常带上全家去礼堂看电影,春秋假日全家去逛颐和园,或游北海、故宫和动物园,家庭中充满了幸福温馨的气氛。
被迫接受包办婚姻就一定不能幸福吗?闻一多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如果鲁迅对朱安能像闻一多对高孝贞,朱安一定会感激涕零,拼了命地学习。可鲁迅大概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他恨封建残余,恨包办婚姻,也恨母亲不理解他的心意,却又不忍母亲伤心,于是就把所有的怨恨一股脑地算在弱女子朱安身上。闻一多能理解,妻子和自己一样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妻子是无辜的。这份深明大义,在鲁迅这里是看不到的。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朱安的照片都是一张面无表情的灰败的脸。有人说,朱安这张脸怎么可能讨得鲁迅喜欢呢?可是,长期处于丈夫的冷暴力之下,她只能是这样的一张脸啊!
就算无法像闻一多那样,退而求其次,彻底抛弃,像徐志摩对张幼仪那样,一刀砍下去,痛是会痛的,痛过之后自会有新生,短期徒刑总比终身监禁要好。那么也是不太坏的解决方法。
情感专家涂磊曾说: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
既然无法爱她,彻底抛弃,大概也能让她彻底死心后开始新的生活。最难受的莫过于朱安的处境,爱不能,退不甘。如同钝刀子杀人,在漫长的一生中一点点消磨一个人的心性,委实残忍。那感觉颇像离婚前的张幼仪。但张幼仪有孩子为寄托,离婚后不久开始新的生活,成为彼时为数极少的女实业家。而朱安却没有这样的新生。
但鲁迅终究不是徐志摩,他无法像徐志摩那样抛开一切,随心而行。换个角度想想,如果鲁迅能狠心和朱安离婚,或许,朱安也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对待朱安的问题上,鲁迅采取的是最坏的做法。尤其是许广平出现后,朱安的一生何等恓惶!这个一世卑微的女人要的不过是平常安稳的日子,不过希望鲁迅能对自己稍微好点,或者能生一个孩子。可是,嫁给鲁迅的那天起,这些就都成了镜花水月。
▼ 许广平:遇见他,再无静好岁月 ▼
真正让鲁迅集婚外恋、师生恋、隔代恋于一身的是许广平。二人的爱情在《两地书》中有明证。中学生透过语文教材上鲁迅义正词严的文字,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鲁迅先生会用“小坏蛋”这样甜腻的称呼。
鲁迅再伟大,终究也是一副血肉之躯,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面对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无法逃避,无法割舍。最后,许广平做了牺牲,在鲁迅和朱安没有离婚的情况下,和鲁迅一起生活。这样一开始便是一辈子。用世俗的眼光看,是做了一辈子的小三。
虽有深挚的爱情为前提,许广平婚后过得也说不上幸福。她似乎成了鲁迅的保姆,终日家务俗事缠身,爱情一日日消耗在其中。鲁迅死后,年轻的许广平独自一人照顾周海婴,还兼照顾朱安,受尽艰难苦楚。
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身后的女人,许广平贡献了自己的全部。鲁迅纪念馆里陈列的生活用品极为细致,大到床、书桌、衣柜,小到账本、指甲钳、织毛衣用的针和线。可见许广平是把和鲁迅相关的一切悉数献出,毫无保留。
其实朱安也好,许广平也好,作为鲁迅的女人,都过得孤独且辛苦。
▼ 鲁迅:文化巨人原不是好夫君 ▼
其实,鲁迅原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结婚对象。
首先,父亲早逝,寡母抚孤,鲁迅又是家中长子,与母亲的感情是超越一切的,极具妈宝男潜质。鲁迅的妻子必须要接受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
其次,鲁迅家境一般,要赡养母亲,还有母亲的礼物朱安,有时还要接济弟弟。鲁迅曾经为了尽快给母亲买房,带病奔波,四处举债。后来,还要接济文学青年(比如作家萧红等)。
当然,成名后的鲁迅收入颇丰,可这些收入要应付如此繁多的开销,估计也所剩无几了。鲁迅的钱,能用在枕边人身上的并不多。
许广平曾提议请个保姆,月入200大洋的鲁迅嫌贵,而当时支付保姆月薪只需15大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鲁迅是公众人物,他身上肩负着众人的希望和寄托。民族大义、国家前途充溢在鲁迅的脑中,每天有写不完的文章,忙不完的聚会,接见不尽的文学青年。
对文学青年,鲁迅常常不遗余力地帮助。比如曾经自费帮萧红出版《生死场》。
上文提及的15元,如果文学青年需要,鲁迅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可是,放到枕边人身上就不行。
这样的人,属于国家,属于民族,属于大家,属于读者,却不可能属于那个他身后的女人。他有太多高大上的事要做,委实没有多少精力儿女情长。
电影《梅兰芳》中,福芝芳对孟小冬说:
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属于座儿(观众)的!
鲁迅更是如此。在他的生命安排中,能给爱情的时间和心力,原本就只有一丢丢,还要万般无奈地分出一点给朱安,剩在许广平眼前的,就只有这一点点了。
有的人,可以做老师,做兄长,做朋友,却不可以做老公。鲁迅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嫁予鲁迅,现世安稳,岁月静好,都成了奢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