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艺术》
作者采铜建议以提问、解码、操练、融合的方法去做深度学习的尝试,但并不是提倡,对所有可学的材料,都以深度的方式去学。只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而学海无涯,一味深潜海底并不明智,理想的策略,是深浅结合、因地制宜。
一、提问
在学习的过程中,作者认为可以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琳达达林哈蒙德,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在建构主义背景下,大力倡导基于探究的学习的观点,并且她提出基于探究的学习已经有三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三种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以问题、情境引导下的主动式、建构式的学习。
so,问题是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一位优秀的深度学习者,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被问题所困扰和折磨,同时开启之后的求知之路。
二、解码
基本解码方法的主要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其实就是内在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就是一个适应性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高段位学习者的“适应-解码”良性循环):适应性知识系统——调用——新的信息材料——解码——深度知识——扩展和修正——适应性知识系统
所谓学习,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不够让人闭塞,深度不够让人只得皮毛。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小尽量去找最经典、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解码、模仿参研。
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三、操练
一个有追求的学习者如何在自学时进行知识的操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就要先解决两个问题:
1. 操练的意识。他明白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2. 操练的方法。可能是受别人的启发,或者自己的探索领悟,总之他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
细细想来,对于知识的操练也并非全无章法可行,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认为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一)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在阅读时,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和纳入常常满足于从一个「浅表」的层面去理解它们(这也是为什么我花这么多篇幅去谈「解码」的重要性),但是在写作时,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因为一篇文章要被人读懂、要把人说服,需要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依据,这些都要求我们对知识的编码和组织都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准才行。刘未鹏老师在《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一文中就有两句很经典的话,一句是「书写是更好的思考」,另一句是「教是最好的学」。
除了更好的思考之外,写作带来的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就像我曾在一个答案中写到的:「如果我(在知乎上)关闭了评论,就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二)游戏式操练
(三)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的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四、融合
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细细想来,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智者,常可以从这三类的融合中获得启发,甚至生成新的思想或者发现。这里稍举几例:
1、迁移
2、印证
3、互补
互补式的知识融合,是指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完全不同视角下的论述,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最后,我想带领大家做一次融合的操练,我会给出两小篇文章(分别代号为 A 和 B),然后大家可以试着从印证(A = B)、互补(A & B)、迁移(A → B 和 B → A)这几个角度去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