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2020年1月3日    星期五    晴

这几天,整个医疗圈都沉浸在震惊、悲痛、愤怒的情绪中,我也不例外。

当我看到杨文医生被暴徒残忍杀害的视频时,我只觉得脑门发涨,愤怒和震惊已经无法表达我的情绪。

我的朋友圈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文章,有谴责暴徒的、有质疑领导的、有自救指南的。我在5天前就写了一篇文章《暴力伤医何时休》,为杨文医生发声。同时当时就谈到:即使大多数病人和家属都善良、医生也优秀、制度很完善,也不能保证你不会遇到极端的、没有理性、不讲道理的患者及家属,因此,做为医生还要做为重点好好落实好安全行医,要学会保护好自己,见势不妙,及早闪人,不要跟那些穷凶极恶的人纠缠。最好能够学点防身之术。万万没想到,我的预测是准确的。

就在2020年元旦之夜,山西太原一急救车在出诊时,在山西省心血管医院对面的公交站台附近,医护人员遭患者同行人捅伤。所幸伤者已脱离危险,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院继续治疗,嫌疑人也被太原警方控制。

这为原本非常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伤口上再度撒了一把盐。很多人都不明白一点,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是中国,在国外更甚,普通人看个病排队要几个月,有钱人看病可以直接去私立医院。中国由于特殊体制的原因,医疗制度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向普通民众开放。

而这种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很大程度上是以医生们的过劳为代价的。即使如此,也不能满足如此庞大人口的需要。尤其是人们普遍都想拥有优质的资源,而且现在交通发达,有点问题都去大型三甲医院,都到首都北京,这种不平衡更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捉襟见肘。

我现在在北京妇产医院,每天上下班看到的都是人头攒动的景象,我的老师阮祥燕教授一上班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人们。她的专家号是限号了的,一个上午35个号,但是,太多的外地人因为挂不上她的号便请她加号,她也来者不拒,有时候一上午加二十几个号,都是加班加点,把休息、吃饭的时间都占用了,才能看完这些患者。

我宁愿相信杨文医生被杀害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件,可极端的案件背后总能反应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你看到家里出现一只蟑螂,这说明屋子里至少有一百只蟑螂了。当一个医生被患者残忍杀害,证明有成百上千的医患关系都非常紧张了。当一个医生猝死,就可能有千千万万的医生面临着过劳和猝死的风险了。

在这一例例血案背后,是复杂的国内环境、庞大的人口基数、失败的前几轮医疗改革、不平衡的医疗条件、匮乏的科学启蒙、落后的国民素质,又赶上一个急躁的时代。我们不应当怀疑上层改革的决心和动力。作为医生,我们都明白面对复杂病情,治疗更需要谨慎和小心,切忌大刀阔斧、急火攻心。

而医疗改革也是如此,地区差异,民族差别,医院级别和水平各异,如何优化有限医疗资源的配置?如何解决当面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如何更加促进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如何提升整个国民素质,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这是一道非常困难的问题。不是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个医院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条路,注定艰险且漫长。

不过,前几天,一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了,事情向好的方向在发展了。该法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等,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虽然目前这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不能马上有改善,但是,从法律层面上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暴力伤医的重视,让我们所有医务人员看到了希望。如果你实在忍受不了医生的风险、劳累和辛苦,趁着年轻尽快转行。如果你和我的老师阮祥燕教授一样选择坚持,请做一个理性乐观派。

这些日子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患者不远千里给阮老师送来锦旗,来感谢老师治好了自己的疾病,还有送来糖果、点心的,礼物虽小,也温暖了老师和我们这些同为医生的学生们的心。其实,懂得感恩的患者还是大多数,明白医生良苦用心的患者真不少啊!

今天阮老师下午要到外地讲学,中午加班已经到了一点半,还有一个患者是从澳大利亚回国专门找她看病的,另外一个就是那个缠人的、唠叨的未婚文艺大龄青年。老师为了给她们看,特地改签,还让她们加主治医师的号来看自己这个知名专家号。

这位文艺女青年43岁了,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就卵巢生育力保存的问题不停咨询老师。她是我接诊的,我已经详细跟她解释了许多遍,她依然还是就同一个问题重三遍四地询问,我真的有些怀疑她的脑袋是否生锈了。让我这么一个视病人如亲人的医生都有些受不了了,可见这个人啰嗦到怎样的程度了。

而老师在她百折不饶、反反复复地追问下居然还是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地详细解答,是那么平和、安静,给予焦躁不安的患者详细、专业地解答。让患者那颗冰凉的心慢慢暖和起来,感受到老师给予她特别地照顾,最后,她非常感动,对老师连声道谢。

阮老师就像那抹温暖的阳光,我们这些学生和她的患者就像向日葵,老师在哪里,我们就转向哪里。作为一名医者,一名老师,老师每天给予她的患者和学生们总是带来正能量。

阮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可以愤怒,但不要被情绪裹挟,而忘记了我们的初心和梦想;可以发声,但不要被别人利用,眼里只有坏的、恶的,而没有好的、善的;可以埋怨,但不要指责其他患者,因为绝大多数的患者是善良的、真诚的,他们是感激医生的付出的;可以不平,但不要影响你的工作,因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医生需要保卫的,不能忘记我们肩负的使命。

不管从医需要熬过多少黑夜和遭受多少危险,但这个世界最终是美好的,患者的心大多是光明的、善良的。而这些美好,是值得我们用生命捍卫并为之战斗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世界上只有一种良医,就是在看透人性以后依然爱着他的患者。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新的一年里为和谐医患关系付出我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努力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