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曾说“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但很多人却未有这样的幸福观。 现今,当需要与拥有之间呈倒错规律时,人们存在着金钱焦虑。当社会转型日益加剧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产生困惑,加上现在相对优越生活环境,使人们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又不强,往往导致心理疾患。生活原本正是美好与缺陷的统一,但他们过多在意于缺陷,而导致心理疾患。而今,精神健康障碍已成为严需又耗资巨大的全球性问题。试问,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幸福都难以实现,何谈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因此,加强精神卫生建设刻不容缓,培育正确价值观迫在眉捷。
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只有加强精神卫生建设,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打造健康快乐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精神卫生,应进行心理疏导体制建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所以政府尽快应当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免费心理求救热线,全方位的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心理辅导场所,定期不定期的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覆盖面,并让心理咨询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基层。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把心理疾病当做生理疾病来对待,同时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还要重视心理咨询的人才队伍建设,如启动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提高心理咨询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建立全方位立体型的心理调适机制,由家庭学校包括幼儿园和社会团体齐抓共管。
建设精神卫生,应进行法律建设。关于精神卫生建设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心理机构的管理略显混乱,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法律上,详细规定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和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保障建设等。并规定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给予支持,把精神人格有缺陷的人群纳入依法治疗治理的轨道上来,用法律保障社会心理调适系统的建立。
建设精神卫生,应进行思想建设。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不敢去就诊,怕被人看不起。这不仅是主观上的误区,还有社会上帮助不够和我国心理医生整体水平不高。所以应当做好正确价值观念的普及工作,建立心理卫生协会、学校、社区的三级网络系统,利用数字多媒体定期发布宣扬价值观念刊物。学校及社区共同开设思想道德课。把关于心理健康、人生观和幸福观的名人格言有效的的作用于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政府有必要加强宣传,引导社会转变对心理患者的歧视、排斥观念,给予他们包容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人民的幸福和发展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而心理的健康是保障人民幸福和发展的前提。我们唯有从心理疏导体制建设、法律建设、思想建设方面加强精神卫生的建设,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打造健康快乐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