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城以南hong
PS:讲义来源于我所购买的中华考试网《会计》讲师庄欣老师的课程,侵删。
第二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企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提示】
(1)发出存货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
(2)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本期销货=期末存货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物价下降时,会低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例-单选题改编】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A原材料的成本。20×9年年初,甲公司库存200件A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6月1日购入A原材料250件,成本2 375万元(不含增值税),运输费用74.4万元(增值税税率9% ,不含税价格),保险费用0.23万元。1月31日、6月6日、11月12日分别发出A原材料150件、200件和30件。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是( )万元。
(分析:2 449.63/250=9.8,70×9.8=686)
A. 665.00 B. 686.00 C. 687.40 D. 700.00
网校答案:B
网校解析:本期购入A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2 375+74.4+0.23)/250=9.80(万元),按照先进先出法计算期末库存A原材料数量=200+250-150-200-30=70(件),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9.80×70=686.00(万元)
【拓展】本年发出材料的成本=期初2 000+本年购入2 450-期末686=3 764(万元)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成本的结存情况,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是,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各批进货数量和月初数量为权数,去除本月进货成本和月初成本总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及月末存货的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单位成本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有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 10 000 B. 10 500
C. 10 600 D. 11 000
【分析:(20 000+33 000)/500=106,100×106=10 600】
网校答案:C
网校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200×100+300×110)/(200+300)
=106(元/公斤);
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 600(元)。
(四)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关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一般适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企业信息化管理条件下,大量的存货都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计量。
二、存货成本的结转
(一)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或者: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提示】因为存货已出售,所以冲减存货跌价准备时不能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二)对外销售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例-单选题】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 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 000万元;A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 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15 1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
2 000台,销售A产成品2 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A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 4 710 B. 4 740 C. 4 800 D. 5 040
网校答案:B
网校解析:根据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8 000+600+15 400-300)/(1 000+2 000)=7.9(万元);A产品当月末的余额=7.9×600=4 740(万元)。
(三)包装物的会计处理
1、生产领用的包装物
借:制造费用等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出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出租包装物及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