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们这个群只有三个人,群主(我妹妹)、我、赵老师。群主去年已经学习抄写一遍论语了,但那时候我只旁观,没有参与。现在想来,还是因为无知啊。今年因为赵老师的加入,群主决定在学习《道德经》的同时,跟我们再学习一边论语,所以就有了我们这个群。德不孤,必有邻。没想到,优秀吸引优秀,我们这个群吸引了这么多优秀的同侪进来,跟我们一起徜徉在学习国学经典之路上。
之前的我对论语有着深深的误解,认为它只是一本国学经典教材,晦涩难懂,远离生活,与我无关。走进论语六十余天,才发现它的强大魅力所在,它暴露了我的无知,颠覆了我的认知,激发了我的求知,它让我欲罢不能。
首先,学习《论语》让我立志成“仁”。
不知其仁,焉得仁?之前我一直认为“仁”是衡量人高低优劣的一个标准,学习论语后才知道,“仁”是一个人内心喜悦平和的状态,无关乎外在。长久以来,我们都是活在父母的期待里,他人的目光里,社会的惯性里,我们被虚伪的面子,横流的物欲裹挟着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向外求,无关乎我们的内在。“四十不惑”中的“不惑”,其实是不为外物所惑。内心的喜乐平和,自然而然的那种不使劲、不用力的状态,才是最难求的境界,才是我们要修习的目标。
其次,学习《论语》让我更智慧。
要想成为仁者,先要成为智者。孔子说“述而不作”,我们只要把先人留下的东西学明白,解决已经被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就是智者。北宋赵普说:“半步论语治天下”,平凡的我们治不了“天下”,但我们可以增长智慧,提升格局,韬光养晦,修身齐家。
第三,学习《论语》让我更“君子”。
《论语》里的“君子”和“小人”更多时候指的是我们体内的两种成分。学习《论语》,可以减少我们体内“小人”的成分,让我们体内君子的成分更多。仁者有三大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体内或多或少,都有这三者的成分,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三大德合为一体,山水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好的山水画。
最后,愿我们都能通过学习《论语》,成为格局远大的智者,喜乐平和的仁者,无所畏惧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