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结束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一心想要尝试“漂泊”的滋味,认为没有经历过异地求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当爸妈劝我填离家近的学校时,我坚定地对他们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而我是巾帼不让须眉。于是,我的八个志愿中,没有一个南京的,甚至一个江苏省内的学校都没有。终于,尘埃落定,我的四年将属于离家一千三百公里的山城重庆。
最初,“远方”这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这个词一直吸引着我。高中又时看了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对重庆这座城市一直保持好奇。再加上成功进入自己最向往的专业新闻学,并且在班级群里认识了很多聊得来的小伙伴,我对于上大学是无比的盼望。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满腔热血,我离开学的日期越来越近了。
可是,西大的开学时间比其他学校要晚,于是,我目睹了身边一个又一个玩的好的小伙伴离开南京,去往全国的各个角落,最后只剩我在南京静候离开。那种“人去楼空,曲终人散”的感觉,在心里越来越浓烈,甚至冲淡了原来的向往,原来的激情,于是我在手机备忘录里打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终于轮到我离开了。
前几天还在为自己的晚开学偷偷开心,却发现,原来晚开学意味着目送自己身边最好的朋友一个又一个离开,而最后就剩我一个人独自等待属于我的启程。
曾经巴望着快快熬过去的高三,也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当我在家无所事事地葛优躺的时候,却又莫名怀念那段痛苦却充实的日子。那时候,你们都陪在我身边,可以逗逗前后桌可爱的女孩子,可以和你们趴在走廊上说话,向楼下看男神,可以偷偷看看喜欢的男孩子。现在,大家都要各奔前程了,甚至有些人已经从我的生活中离开。可是这些点滴仿佛在用它们的余温陪伴着我,陪着我踏入我新的征程。
四年,似乎挺长,长到一些事情可以在脑海里渐渐淡去,甚至完全被遗忘。但是有些东西,我想永远放在心底。我曾以为新的启程带给我的只有期待和快乐,可是离离开越近,不舍的感觉却越来越浓。南京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实在太多了。它带给了我最好的朋友,带给我最暖的陪伴,带给了我最刻骨铭心的几年,带给了我一段记忆犹新的感情。我害怕愧对往昔的风景,唯有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且行且珍惜。
四年。不知道谁会在四年的尽头等待我。但是想到可能会遇见你,可能你在等我,我就充满期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已经在重庆生活了大半年。刻骨铭心的初恋的痕迹经过了半年时光的冲刷已然越来越淡,连回忆都只是淡淡的。高中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有的还有联系,而有的已经沦为点赞之交。这半年,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只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惊鸿一瞥就匆匆离开,而有的人也许要陪伴我走好久好久,甚至一生。原来时间真的能带走好多东西,大浪淘沙,一切归于平静后,留下的都是真的。
至于想家的问题,上个学期,身边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我忙于接受新事物带给我的惊喜,无暇回忆起家乡的种种好。而这个学期,吃惯了重庆重口味的我,突然恋起了南京甜甜的赤豆元宵,糖芋苗,桂花糕,甚至似乎连记忆中的灌汤包的汤汁,都是甘甜的。我以为我想念的,只是那种甜。这学期的第一节民族舞课,老师教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是用二胡拉的,不悲的曲子用二胡拉出来都会有那么一些悲的意味了,更何况我还算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前段时间电影《妈妈咪鸭》上映,全列表的南京人都在疯转。都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南京人对鸭子的热爱,那是不用说的。我本来对鸭子是没那么大的执念的,可是不知怎么的,看到空间后,我甚是想念南京大排档里,盐水鸭被切成白花花的切片,整整齐齐地码在盘子里端上来的画面。也许我比较肤浅,对家乡的想念都停留在吃的层面上了。可是,对一个地方美食的热爱与眷恋,又何尝不是对一个地方的热爱与眷恋呢?
但是这不代表我不热爱重庆,不热爱我的新生活。我学着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虽然还懵懂,却似乎一步一个脚印在朝理想靠近。我拥有着世界上最棒的三个舍友,还有几个那么贴心的新朋友。我想念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但我也爱重庆街头飘着的火锅香气。远方与眷恋,不是不可兼得,只要热爱,一切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