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都是先生产,后销售,以往这种老旧的方式使得销售成了棘手的现实问题,很多蔬菜种植出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销售渠道而烂在田间地头,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近年来,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为了当前逐渐盛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这种契约农业、合同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保障,还助力地方政府精准扶贫。而青岛新伙伴通过电商平台将订单式农业推向一个新模式,重新构建了产销模式,也为获取农业数据提供了一个平台。
消费者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给农户下订单,生产者和农民将不用再发愁农副产品的出路,这种“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特征的订单农业更是搭载“互联网+”的快车,与互联网逐步进行深度融合,给农业生产销售提供方便,为农民收益“保驾护航”,农民增收促发展。
“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就种什么”,订单农业让农户与企业、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资本、技术、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让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
这种定向生产方式,重点发展定点农业,比如消费端可以“包养”农副产品等,这可以直接解决资金问题,避免农产品过剩无人购买的情况发生,农民还能提前拿到钱。
目前,“互联网+”订单农业的模式,更能有效缓解农产品产销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增加农产品销售的客户量,提高农产品交易速度,对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进一步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订单农业能够提高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多地盛行保收益
近年来,订单农业在全国多地盛行,为区域农业发展和地方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位于伊犁河谷西北部的霍城县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粮果并重,牛羊兼盛,同时发展甜菜、棉花等。该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为53万亩,订单农业面积为40万亩。
据了解,该地区将订单农业发展作为发展农业产业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以订单合同促规模、以农产品品质拓市场,以订单农业增效益。其中,惠远苗木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目前,该公司已与农户签订合同300多份,带动和幅射数千家农户致富。
又如:福建省连城县文亨镇,为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努力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依托润丰食品、金土地食品等两家地瓜干加工企业,当地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深入各村摸底,将今年种植春地瓜的27户在册精准扶贫户组织起来,与企业签订产销订单,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
这些企业在传统订单、‘互联网+’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模式下,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全面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新伙伴认为,真正要让农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实现较好的对接,把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发展好,除了做‘互联网+’之外,还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民组织化问题,解决好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否则靠互联网和订单合同是约束不了市场“疯狂”的跌宕起伏。
这就要发展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组织,把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理性差异化的轨道,发展各种基地、合作社、农企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协调供需之间的关系。
新伙伴将通过订单农业获取种植数据,最终形成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农业的精准发展,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供应、标准化生产和优质品牌的创造。
当然,任何一种模式的发展,都要充分地考虑现实需求,灵活应用和定制。新伙伴认为,针对目标客户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策略匹配,切不可以模式套模式。订单农业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