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抗衡之时,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不能一蹴而就,只能缓慢地、刻意而为之,通过读书、观影等方式去学习,经过一番涅槃,最终小有所成或终成大器,紧随其后就是去感受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融时其中的奥妙和欣喜。
一个女性的思维方式,世俗里的说法是,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更占上风,因为女性的右脑脑回路更为发达,而右脑又是掌管感情的一方,所以我们一般称女性为感性动物。而男性的左脑更为发达,那部分主管逻辑、数字,所以男性一般被称为理性动物。
可是,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里,我们最为推崇的不就是“中庸之道”吗?讲求的是阴阳调和,讲究的是平衡,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放在用一个层级,使它们变成相辅相成的境地。在学习生活中应该以此为杠杆,平衡两者的发展,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
“道,可道,非常道”,“0,可0,非常0”。
0,这个数字真的是很令人费解。因为它不像其他的数字,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奇数或者偶数,它均不在这个行列。它有它独特的属性,当它变成了分母的时候,可以令一个数字趋于无限接近零,趋于无限大,趋于无限小,可是就是没办法变成0。前人总结的那套经验,当一个数字想要变小或者称为一,它可以去当另一个数字的分母,可是0很特别,它并不属于这个范畴。
一个人看了书之后,他会写感想,写书评或者通过其他的一些什么方式,去和他人交流他的心得,分享他的喜悦或者悲伤。可是毋庸置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不一样,看到的东西、理解到的东西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时,希望大家能多用理性思维去看待这些问题,而非感性思维。感性思维会更倾向于让你去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批判别人的想法,会让你立足于自己的领域,去看别人那边的风景。这个时候,误会就会产生了。本来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因为这个误会,让大家都不开心,何必呢?
所以在一开始,用理性思维去看待自己看到的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就很重要。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不人云亦云,就是你的特色,是你的骄傲,但是希望你能用理性思维去看待你看到别人的想法。“和而不同”,允许别人的想法和你不一样,兼容并蓄,尽显大家风范,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