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害时,你穿的什么衣服?”比利时服装展览:这与穿着无关

鲍毓明侵害14岁“养女”事件,将“侵害”一词带入公众视野,抛去事件本身,单纯看待这项令人发指的恶行,或许能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侵害“,一个可怕却又真实的存在,女孩难以自控地颤抖,似乎在向世界无声地哭诉,一时欲望下的冲动,便将她们推入黑暗深渊,永远循环在这个恐怖噩梦中。

而更让人心寒的,却是”受害者有罪论“。

众人的目光焦点,并不在实施侵害者的人身上

反而更热衷于讨论事发之时,女孩处在什么场所,穿了什么衣服,是否喝了酒,交往过几任男友……

仿佛这些便是诱发罪行的根本原因,却似乎忘记了,她们才是受害者

他们弄脏女孩的白裙,却告诉她,白裙本来就容易脏

于是女孩换下了白裙,穿上了牛仔裤,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可是依旧没能逃过这恐怖的厄运

2018年1月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了一场特殊展览,主题是“What were you wearing?”

展览品内容,不是天鹅毛绒制成的高贵大衣,也不是性感时尚的短裙

里面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衣服,女孩被侵害时所穿的衣服

白色的商业衬衫,黄色的T恤,厚实的牛仔裤……大部分服装都与“性感”二字沾不上边

展览厅的中间,还陈列着不少中性化的服装,标有28号的运动队服,棕色的休闲卫衣……

在展板的左下角,甚至还有件淡绿色的儿童连衣裙

在接受调查时,女孩经常会被提问道

“侵害之时,你穿的什么衣服?”

这无异于再次撕裂她们的受伤,提醒她们为什么要这样穿着。

仿佛只要换一套衣服,眼前的女孩就不会坐在这向他们哭诉

在一件粉红色的连衣儿童裙旁,还贴着当事人的回忆经历,侵害之时,她才仅仅6岁:

这是一件阳光美丽的裙子,可几个月后,妈妈便站在我面前向我抱怨,让我今后都不要再穿裙子

这场为期数月的展览,并不是为了提醒大家,应该避免穿着什么衣服,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侵害

而是希望通过真实的故事,消除大家心中的固定思维

此次展览的组织者表示:

侵害行为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任何时间,或是任何地点

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受害者的穿着,将焦点从实施者身上移开

展厅中的每一件衣服,都述说着一个惨痛的经历,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发出同一声呼喊:

“我们没有错!”

她们希望自己不再受到指责,不再有人认为她们是自作自受

此外,在2016年华盛顿邮报上,曾刊登过一份关于实施侵害者目标选择的调查统计

当被询问女孩的穿着时,大多数则表示:

对受害者当时的穿着印象并不深刻

一时兴起,便在女孩一生之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朴实无华的穿着或许能够规避风险,但并不能阻止侵害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将关注目光放在事件本身,而不是受害者身上,更不应该鼓吹“受害者有罪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 我骑车走在路上 其实真的很狼狈。 然后 我回到家里 发现手机有人给我发QQ 我一看 是我小学加初中同学。我有...
    爱琳婵娟阅读 2,166评论 1 1
  • 把红尘珍藏, 把心思埋葬, 牛郎织女是不可知的仰望。 不如我做精卫, 你做愚公, 填平了这银河再相逢。
    逸黎阅读 1,755评论 5 11
  • 雪会来,田野上白茫茫一片所有的树都是白的想要一架雪橇,坐在上面前面,几只爱斯基摩犬在奔跑 天亮后,地上的雪都化了而...
    一团菌阅读 1,046评论 0 7
  • 学习焦点解决,一直都想完整、认真地读完许维素老师的这本书,怎奈才疏学浅,感觉内容很高大上,总是读不下来。那日看到胡...
    恬淡书虫阅读 3,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