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有天我会因为催娃写作业,而萌生出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生孩子悔意
阳光透过树枝,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本该是轻松惬意的时光,我家却总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笼罩——主角是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小伙子,导火索则是那沓永远也写不完的暑假作业。
放暑假前,我就拉着小伙子坐在书桌前一起制定作业规划,争取完成每天的一小点量,如果坚持每天花一个小时写一写开学前是能完成的,且还有很多玩耍的时间。毕竟是个二年级小朋友,能有多少作业呢?而且我也不想因为写个作业,搞得我和孩子之间亲情全无鸡飞狗跳的。
作业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包括一页口算,一列乘法口诀,一个描红,一页默写,一页看图写话。
他当时抱着我的脖子,奶声奶气地保证:“妈妈,我每天写两页数学、一课生字,肯定能写完!”我信了,甚至提前把乘法口诀表贴在了他书桌前,想着趁暑假让他把乘法口诀练得更熟练些。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假期末尾,我们还在赶乘法口诀。
“小伙子,该写作业了。”每天这句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讨价还价”模式即将启动。“妈妈,我能先看一集动画片吗?就一集。”得到否定答案后,他会立刻切换策略:“那我只写数学行不行?语文太难了,明天再写。”如果我坚持按计划来,他便会拖着脚步挪到书桌前,像是被押赴刑场的囚犯,每一步都透着不情愿。
真正的煎熬从他拿起笔开始。乘法口诀卡片拿在手中,迟迟说不出答案,明明按着顺序还背得滚瓜烂熟,此刻却盯着打乱的“三乘七”的卡片发呆。
“想想看,三七多少?”我耐着性子提醒。他在头侧画着圈,突然抬头问:“妈妈,我给你讲个笑话吧”我压着火气把话题拉回来:“先做题,做完再说。”他哦了一声,低头继续思考。我忍不住了,把乘法口诀扔他面前:找找!
语文作业更是重灾区。二年级的暑假语文不仅要练笔画复杂的生字,还要会默写。小伙子经常前面写完生字,后面就忘记怎么写。我得再耐着性子翻开他写过的生字本,找到那个字,让他看着。
生字是个描红本,上面有正确的笔顺和拼音,还有组词,小家伙小时候写字跟画画似的,照形描字,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也是那个字,但是一到小学就糟糕了,笔顺错的那叫一个千奇百怪。所以我要一直盯着,以防笔顺错误
“妈妈,我们家什么时候能养只小猫啊?”气得我太阳穴突突直跳,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他立刻梗着脖子反驳:“你干嘛那么凶!我本来会写的,被你一吼全忘了!”
这样的拉锯战每天都在上演。我从最初的温言细语,到后来的厉声催促,最后常常是摔门而出,走到小区绿化带做深呼吸。
有好几次,看着他又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一晃一个小时过去了,就是不动笔,我坐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脑子里不受控制地冒出一个荒诞的念头:人类为什么要制造作业,为什么要用作业来折磨彼此,这些作业到底有什么意义?是为了让老师看到已完成,还是真的能帮他巩固知识?我甚至不知道,这场和二年级孩子的作业拉锯战,到底是在逼他学习,还是在消耗我们之间仅存的耐心。
眼看开学只剩十天,小伙子的暑假作业还有近三分之一没完成。我把作业本摊在他面前,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你看看,这就是你每天‘再玩一会儿’的结果。”他却扒拉着作业本,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总能写完的。”
今天又背乘法口诀,他说,妈妈,你把乘法口诀表放在手机后面,我看着背。我一下子就火了,虽然这个方法是我最初提出来的,当时也是因为他始终背不下来,我怕打击他,也有点想偷懒,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可是后来发现,能背不代表理解,卡片读的乱七八糟。
现在他还想偷懒,马上开学了,乘法口诀背不会却还想着偷懒,我一通输出,他两眼泪汪汪
勉强完成今天的作业,他就跟解放了似的,脸上的笑容显示他下一秒就要原地起飞。那一刻突然觉得,或许暑假作业的意义,从来都不在“完成”这两个字上。只是作为妈妈,我既怕他跟不上进度,又怕他在日复一日的催促里,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也怕他自我怀疑,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
我深叹了口气,心里默默想着:明天,或许可以换种方式试试。毕竟,学习不是赴死,而是带着好奇,慢慢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