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考察足迹”转为奋进力量

       春日里的黔贵大地,山花烂漫。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既是对贵州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时代西部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擘画。我们要读懂“考察足迹”,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调动群众生态保护的主动性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作为基层干部,应当把“绿美建设”转化为全体村民的行为自觉,充分激发乡村生态保护的群众力量,让“绿美建设”走出不一样的“群众路线”。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乡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把民族文化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关键。在肇兴侗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居民、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精神凝聚力。作为基层干部,应该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结合自治县民族工作实际,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体各项工作,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瑶、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把基层基础转化为富裕基石,突出党建引领和基层治理是核心。习近平总书强调:“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更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作为基层干部,是党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工作,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有效贯彻落实。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