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避免过度保护
社会的不安全感带来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欲是本能,是天性。但是过度保护就会导致孩子对自己产生气馁、无助、绝望、放弃、无法面对困难、期望一辈子被保护的心态。
我有一个学生(暂且叫他饭饭),饭饭绝对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上课时坐姿端正,决不乱动,也不跟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有状况第一时间叫老师……可是我发现饭饭上课时姿势感觉很认真,但并没有在听课或者思考;举手发言时,经常是答非所问;出现状况第一反应是寻求权威的帮助,哪怕只是他所在的位置被风吹来了一片垃圾;遇到需要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状况时,脱口而出“我不会”……
后来观察他与家人的相处,不难发现他正在被“过度保护”中,举两个例子:
饭饭吃了几口点心后,表示够了,不想吃了,可是家长却在不停地说“这个再吃点,那个再吃点,等下上课需要体力的,吃的太少会头晕的,会学不进的,会变笨的……”饭饭很不情愿地坐在家长怀里又吃了几口已经塞到他嘴边的食物。这里家长的问题出在他没有尊重孩子不想进食的权利,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知道饥饱的能力。
下课后,饭饭很高兴地在转圈,家长马上上前抱住他,并告诉他:这样很容易摔跤的,以后别做这么危险的动作……饭饭跟小伙伴一起玩沙包游戏,无意中砸到了饭饭的身上,家长马上就将饭饭带离游戏范围,并告诉他:这个游戏太危险了,被沙包砸到很痛,如果想玩,回家再玩……饭饭想自己背书包离开,家长马上将书包放在自己手上……家长的这些行为无处不在提醒着饭饭:我比你有能力,我比你懂得多,所以你的人生我做主!
试想下去,饭饭今后会如何发展?要么所有事都由别人做主,自己只是被动的接受;要么青春期自我觉醒,发现自己终于有能力可以与家人抗衡了……无论哪种,我相信都不是家长的本意,家长只是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更好的保护,如此而已。
如果家长可以运用智慧,有意识地放手,陪伴孩子去经历,去面对,去成长,或许孩子对于自己的人生会充满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二十三章 激发独立
重中之重:绝对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
每个孩子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能适应环境。如果家长把什么事情都包办了,不仅是剥夺了他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还会使他认为:你什么都比他厉害,他自己一无是处。渐渐地,他会发现被人服务的好处,一方面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一方面又享受着不愿改变,使自己的自立和自信遭到更多的破坏。
书中提到,家长要有敏锐的分辨能力,能够分辨出“对孩子期望过高”和“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两者间细微的区别。就好像孩子学走路时,引导孩子迈出第一步的方法和态度:退后一步,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伸出手差一点就能够到的地方。
退后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每个家长都能做到,虽然有点难
第二十四章 不参与战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从小培养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是智慧的家长都会做的事。
孩子之间产生冲突,有时候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如果在孩子周围装上隐藏的眼睛,也许你会大吃一惊。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要举例了。
小Q在大家眼中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明则是一个不守规则,情绪多变的孩子。他俩经常在一起玩耍,经常没到五分钟,两人就起了冲突,小Q就到大人面前声泪俱下的告状,而小明呢,根本不理会,仍旧自己玩自己的。到这里为止,设身处地,相信大部分家长都会相信是小明做了什么伤害小Q的事,毕竟一个是聪明的孩子,一个是不守规则的孩子,一个哭的很委屈,一个无动于衷。
下面我来还原一下事实。
小明一个人在玩玩具,玩的很开心,小Q要求加入,小明担心小Q又把这个玩具弄坏,于是很友善的拒绝,并建议小Q可以玩其它的。可是小Q非要跟小明一起玩,小明拗不过,就同意了,并且再三叮嘱,别弄坏了。刚开始,两人确实玩得很愉快,没过多久,小Q就提议换一种玩法,可是小明觉得这样玩挺开心的,不愿意换。经过几次拉锯之后,还是没能达成统一,小Q就开始威胁小明:如果不换玩法,就把玩具弄坏,大家都玩不成。小明一听很生气,就去抢玩具,抢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肢体冲突,于是小Q把玩具往地上一摔,去告状了,到了家长跟前,委屈地一边哭一边说:小明不跟他一起玩,还抢他的玩具……而小明呢,则捡起了地上的玩具,继续玩自己的。
事情向后的发展就是小Q的家长参与进了孩子的冲突,觉得大家应该一起玩,一起和睦相处。小Q找到了靠山,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小明觉得自己刚才没错,可是现在被别人家长说的很不懂事,又看到了小Q脸上的得意,而自己的靠山又不在,没人帮他说话,于是很生气地把玩具摔在地上,大喊大叫地哭了起来。
这个例子中,很明显能看出小Q和小明都没有正确解决冲突的能力。而家长的参与,更是错误的加剧了这场战争的后果的严重性。
小Q用自己的“聪明”得到了家长的认同,打压了小明,突显了自己的地位;而小明则体会到了自己的无能,无助,以及不被人喜欢。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你怎么知道事情的还原是这样的?
没错,在整件事中,我做了一名彻头彻尾的旁观者。也许你会觉得我残忍,没有正义感……我只想说,孩子一生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并不会因为你的插手而少一分,既然少不了,为何不趁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陪伴他一起体验一起面对?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爱的方式?
——写于2018.6.1早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