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听完了作家厚夫的《路遥传》,不能不说对路遥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了解:无论再伟大的人,也有他的短板和无法逾越的鸿沟。
毋庸置疑,路遥为当代文学所做的贡献,以及在当代文学界的地位之巨大,影响力之深,我这普通民众是没有发言权的。
且不说他童年经受的苦难,不说为求学过继给大伯为养子,也不说他为《人生》付出的艰苦努力,不说他为写《平凡的世界》是如何千辛万苦,受尽病痛折磨,花费六年的时间与精力,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铸就的经典……只想说说他面对疾病与婚姻危机时的态度引发的一点看法。
大家都知道,路遥是因肝硬化去世的。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突如其来的,而肝病也同样如此。路遥对他的疾病讳莫如深,不但不愿与人谈起,自己更不积极治疗,而只是疼痛发作无法忍受之时才去胡乱病急乱投医。等病情稍微缓解,就又听之任之,这才导致他的病情一误再误,以至于最后任神仙也无力回天,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路遥为什么这样做?
我想,除了他对写作无比的热爱,甚至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外,也有他个人特质的一些原因。
肝病,最初是乙型肝炎,这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一个很可怕的传染病。对于一个好不容易“混”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路遥来说,他对他的病是恐慌的,高度的自尊后面会不会是高度的自卑?
面对这样的疾病,路遥应该会去看一些关于这类疾病的特征,治疗以及疗效等等,即使是现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传染病人们也是为之避恐不及,更何况是医疗技术还相对落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
他的好友海波回忆:有一次两人一同乘坐火车上,路遥让他尝尝新鲜玩意儿奶粉,一向不分彼此的俩人,路遥却坚决不与他用同一个杯子,这让海波很是尴尬。路遥为了表达友好,却又拿自己的勺子在海波的杯子里搅了搅立马拿了出来,然后红了脸仰望着上方说道:为什么看着一直瘦瘦弱弱的你,却身体一直那么好……
还有昂贵的医疗费,会不会也是挡住路遥去医院就医的绊脚石?
据作者透露,路遥一生很拮据,甚至可以说是贫穷,从来都没有富裕过,就连去北京领矛盾文学奖时,还要弟弟王天乐为他筹措了5000元,以应付在他北京的花销。而且弟弟一直都是路遥经济上坚强的后盾。在路遥去世前不久,他还在找人到处借钱,并连同自己的稿费都寄给了远在北京的妻子和女儿,为的是给妻子调到北京工作后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说到路遥的妻子林达,相信路遥是她的,而林达,也是爱着路遥的,起码最初是深深的爱着的。
然而,路遥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这又是为什么?
众人皆知,路遥在延安上大学,都是林达在默默资助。而婚后的路遥,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写作上,对妻子林达和女儿可以说是没有尽到责任的,尤其对妻子林达。
以他当时在延川的小有名气,找个当地的女子结婚不但不难,甚至可以说由他自己挑选,而他却说:"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可见路遥对待爱情和婚姻还是很有功利心的。
或许正是这种功利心,这种心高气傲,让陕西穷小子路遥和北京女知青不对等的婚姻,成为了他们痛苦的源泉。
从另一方面说,路遥的拼命努力也许正是为了让自己更配得上来自北京的知识分子。但夫妻仅仅只有理想是不够的,还有更多的柴米油盐。
林达多次提出离婚他都坚决不同意。就在他病逝的前几个月,他还要拖着孱弱的身体装修作协新分配的房子,为的是林达和女儿从北京回来后有个全新的面貌。他告诉妻子要回延安十几天,回来后便签字离婚,谁又能说不是为了躲避林达呢?
毫无疑问,虽说婚姻最初是不对等的,或许是有功利心的,但路遥的确又是爱着林达的。路遥面对失败的婚姻,是既自尊又自卑的,他既不愿意离婚,又不为挽回婚姻做努力。可以说,他不会爱,不懂得如何爱,或许他将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文学写作。
这真是应了那句“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有时,婚姻还是要讲究些“门当户对”的。
路遥好友海波说过:“他把最好的、最大的、最本质的一面献给了社会,献给了读者,而把阴影留给了他的亲人,特别是他的爱人林达。”
这,或许是对路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最精妙绝伦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