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
第2章主要讲了下面4个问题: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5个技巧。
下面重点分享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5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反例:你真不负责任,总是把水龙头打开,又忘记关,你想发大水啊?
描述:小明,浴缸里的水快溢出来了。
反例: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
描述:厕所的灯开着呢。
2.提示。
反例:谁喝的牛奶不放回冰箱!
提示:孩子,牛奶不放回冰箱会变酸的。
反例: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我就揍你。
提示: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反例:你看你,又是要出门了忘拿包。如果包不长在你身上,你就记不住了拿。
简单的词语:孩子,你的包。
反例:你答应的好好的,我们有了小狗,你每天喂它,但这星期已经提醒你三次了。我受不了啦,我和妈妈轮流来帮你弄,都成我们的事了。
简单的词语:孩子,狗。
4.说出你的感受。
反例:你真没礼貌,总是打断我说话。
说出你的感受:如果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别人打断,我会觉得很不高兴。
反例:你什么意思?“我就得带你去?” 你就像那些惯坏了的孩子。
说出你的感受:我不愿意听到“你就得带我去”。我想听到的是:“爸爸,我准备好了,你现在可以带我去吗?”
5.写便条。
妈妈折了一个纸飞机,在上面写了一些话,让给他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他们都不识字,跑来妈妈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知道以后,就把玩具收拾起来了。
便条上写的是:“玩完了,记得收拾好玩具。爱你的妈妈。”
这5个技巧让我们学会鼓励孩子合作,并且不留下负面感受。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上学或者在家自己安安静静玩的时候,抽几分钟时间练习这些技巧。
刻意练习:
【妈妈看到孩子把湿毛巾放在了床上。】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床单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毛巾)
有人问:“我们使用了这些技巧,孩子们就会一直听我们的吗?”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不是这样。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
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性,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
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